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5|回复: 1

转搜狐网友的原创文章--《中国崛起的瓶颈与战略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9 13: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   有人认为中国已经实现了崛起,理由是1978年中国GDP仅为2000亿美元,到2006年达到2.5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增加了10倍多。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连续30年保持了9%以上的增长率,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实属罕见。中国制造的商品也遍及全球。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的崛起似乎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初,是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的崛起。同比之下,只有1亿人口的日本在50-60年代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也不过保持了10几年。但岂不知,中国现在的GDP占世界GDP总和的大约5%,而早在1955年,中国的GDP总值占世界GDP总和的比例就达到了4.9%,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及文革时期的突出政治,GDP有所下降,但占世界GDP总和的比例也维持在4—5.3%之间,76年一度达到为5.3%,(据国家统计局数字),1980年却下降为2.5%。日本在1955年时的GDP占世界的比重仅为2.5%,而1980年则超过10%。可见,中国离崛起还有很大差距。如从人均GDP看,中国崛起的任务就更艰巨。中国的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30,日本的1/28,亚洲“四小龙”的1/14。何况中国的GDP(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很大一部分并不属于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让外国企业赚去了。这样计算,文革中的GDP总值占世界GDP总和的比重远远超过今天。经过28年的发展,我们仅仅从表面上恢复到了1955年时的水平,但从实质上看并没有超过文革时期的水平,更没有超过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总和30%的比重水平。而且,中国对外资的依赖度在世界各国中都是极高的,已经达到80%以上。外资中有70%来自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与东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共存关系。如果中国的崛起,不能处理好周边关系的话,后果是相当可怕的。中国现代已经没有了文革时期那么强劲的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能力,如果各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中国经济就会处于真正的崩溃边缘。
    在军事上,中国的国防费用目前只有400多亿美元,只相当于美国的7%,而且中国军事力量与美国军力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数量层面上,更表现在战略层面和技术层面上。军事战略、战术方面,中国没有了文革时期在当时较为先进的战略战术,而美军的战略战术水平一直在不停地创新之中。技术上的差距更是惊人。美军一直是世界新军事革命的领头羊,而中国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美国在信息技术、军事高技术方面,要超过中国至少30年。中国军队的战略威慑能力和常规作战能力,最少要经过20—30年才能接近美军现在的水平。如果过急追赶军事的现代化,很可能导致前苏联的覆辙。而且美军并不惧怕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因为这方面任何国家都难上赶超美军,美军真正惧怕的是中国军队的毛泽东化,毛泽东化不单纯是革命化,还有战略战术上的机动灵活性、人民战争威力的系统性和全民性、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辩证统一性、军事技术上的不断革新性和军事与外交、政治、经济相结合的强大合力。中外专家都忠告过中国军方的高层人士:中国军队离毛泽东化越远,中美对抗中,中国军队获胜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精神文明方面,文革时代中国的精神软实力可以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从而弥补了硬实力的不足,所以中国的综合国力还是远远超过今天的水平,能位居世界第三名,仅次于美苏。而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已经日益势微,对年青一代的吸引力越来越小,美国文化的强势影响力造成的与中国软实力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人才的外流,文化、精神、信仰、理想的丧失,导致精神文明的极大滑坡。以至《人民日报》记者呼吁中国应该“脱美国化”。撒切尔夫人说:“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从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60-70年代的中国为什么能够影响全球?因为它出口了共产主义思想,几乎一度风靡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以至东风压倒了西风。”中国国内的有识之士也认为“即使世界上每个人都穿着中国制造的裤子,但如果缺乏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爱,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我们永远都成不了大国。”中国崛起中的问题还很多,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过多、城乡差别、三农问题、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社会矛盾、两极分化、权力腐败、腐化堕落、理想丧失、自私自利,等等,这都是制约中国的瓶颈问题。
    二、克服瓶颈问题    中美结构性对抗是中国崛起的最大、最长期问题。中国经济问题和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中国在东亚乃至全世界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影响的增强,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使得美国对中国感到一种压力,必然从战略上和军事上进行防范。美国提出以其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的全谱优势,在21世纪的头15—20年里,遏制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崛起,从而实现美国的全球战略意图。与美国的关系是中国崛起的最大考验,中美关系的关键不是台湾问题,关键是美国要千方百计遏制中国的崛起,与中国争夺世界领袖的地位。但台湾问题是制约中国崛起的最有力的一张王牌。中日之间也存在结构性战略对立。中日在发展的过程中的相互间矛盾越来越大。中日在历史问题、东海划界、钓鱼岛等问题上的矛盾无法短期内解决。日本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是第一科技大国,军事实力位居世界第三,也是一直想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政治大国。日本在台海地区有重大战略利益,所以,台湾问题的解决还要注意日本因素。此外,印度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增长迅速,印度与中国存在边境领土争端,印度多年来一直有仇华反华心理,目前还一直支持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对中国的西藏有战略企图。这些外部瓶颈问题必须克服。在内部瓶颈问题上,要注意财政、税收、收入政策的调整改革,缩小两极分化,减少社会弱势阶层的比例,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使社会矛盾缓解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要加大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力改革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事业,实现社会主义原则。加大国企改革力度,使经济体制改革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原则,提高广大工薪阶层的生活水平。要大力惩治腐败,加大政治改革力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和程度,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积极参政议政。
    三、战略大平衡。 台湾问题是中国崛起大战略中的局部问题,而不是瓶颈。而且其可控性、可操作程度越来越明显。但目前台湾当局的“去蒋化、去中山化”等去中国化行动,以及法理台独、心理台独、文化台独、军事台独的日益加速,决定了台独的危险是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中国的崛起。中国在领土统一问题上,原则上应采取和平统一,减少不必要的代价。但如果形势发展迫使中国进行武力统一,也要将战争控制在一场局部战争范围内,尽量避免与美国的直接对抗和全面对抗。除非到了中美战略矛盾不可调和你死我活的地步。
    目前为止,中国维护境外利益取得最大成就的首要手段仍然是经济,其次是外交,最后才是威慑意义上的军事力量。在维护外部能源及市场的基本经济存在上,可以考虑最低限度的军事存在,一般以不引起相关国家过度的被威胁和过头反应为限。同时,军事力量的运用要以绝对必要为前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领土完整、国家独立和基本体制安全意义上的主权,同进要注意军事力量运用的限度、方式和时机。
   中国的崛起要求国家领导阶层必须具备实现大战略目标的必备战略素质,尤其是战略思维能力,要意图追求战略目标的“合理、有限、充足、集中和内在平衡”。对于战略决策者来说,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具体政策可以是战略实验,是优化选择的过程,但决不能 “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战略失误是决定性失败,没有你回头看的机会。战略决策者必须首先考虑国内政治社会经济等问题的严重性和政策可行性,不必拘泥于学者、媒体、公众的某些观点。
发表于 2007-7-9 14: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权者总是喜欢自吹自擂,老是和过去比绝对值,不敢和现在比相对值。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5-2-24 22:04 , Processed in 0.04820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