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1|回复: 0

[讨论] 音频工程师面临新挑战,IBC大会呼吁业界力克混音瓶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7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欧洲IBC会议上,来自各个内容供应商的专家们对如何让电影、电视和音频适应新的传输网络和音频/视频设备展开了讨论。美国National TeleConsultants公司总顾问Eric Pohl表示:“关键还在于传播媒介。”
他说:“如果观众转向新的平台,那你就必须把你的内容和商标放在这些平台上。内容与传送媒介的匹配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传送媒介将对于定义这一信息有着重要的影响。”
杜比实验室高级副总裁Ioan Allen认为,内容供应商面对的普遍问题是音频的匹配。他勾起了大家对于用于电影院的第一代混音技术的怀念,那时候只需要一个声道。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包括影院、电视(标准电视和高清电视)和放像机在内的各种媒介,都开始要求立体声、杜比音效和其它各种效果,导致混音达到了5到6个。
然而,当前影院、电视、放像设备、电脑、Mac和各种带有微型屏幕和扬声器的手持设备所要求的混音总共达到了16种,这不仅让音频工程师望而生畏,而且也是不合常理的。
在过去的60年,工程师一直在努力让声音变得更大,音效更卓越。但是现在的目标却是将声音调小,有时是通过一个在画面间波动的“动态”处理。Allen说,Dolby 6.1现在就可以进行360度的“立体声处理”,大得足够震动Cinemax影院里的座位。
但是一般手机屏幕的观看空间是有限的—或者说有一个大约10度的“观看弧角”。因此如果没有进行精简和重混音,要用手机来观看一部带有Dolby 6.1音效的电影简直是白日做梦。
Adobe Systems公司网络与视频业务副总裁Jim Guerard的预测也引起了IBC大会与会者的关注,他说,那些小型设备以及热衷于视频游戏中互动效果的年轻人所需要的内容的制作,将迫使工程师和生产商们不得不想出一种“讲故事的不同方法”。
Pohl指出:“在制作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将所有低级平台中的特点考虑在内。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而且,这也绝非易事,将是我们在坐的所有工程师都必须面对的挑战。” [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5 RD币</font></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6-5 14:06 , Processed in 0.04605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