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9|回复: 1

zt最后一个人民公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9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新京报报道 从1962年至今,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人民公社已经存活了44年,那里的许多社员仍依赖着集体计划经济生活,记工分,分口粮,集中耕作,统一分配收入。虽然这个“人民公社”仍具有着一定的活力。但乡党委书记雷宗奎仍觉得集体经济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在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中,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其何去何从,依旧是个问题。






  不自由的工分制劳动
  8月31日的傍晚,周家庄第四队的张顺(音)扛着大锄等在白菜地旁边,与几个同队社员正在聊天,等地里的妇女把白菜全部砍完,他就和其他几人平整菜地。
  “在这里,自己不能选择,队长叫你干什么活就得干。”
  张顺说,队长叫你平整菜地,你就不能到旁边的辣椒地摘辣椒,否则就要扣工分,他说也习惯了。“哪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而且这里对劳动的要求很细致。”张顺说,比如耕生地的要求是深度达到4寸,要平。这样耕完一亩,张顺才可得0.24个工。如果这块地离家较近,才得0.22个工。
  周家庄一切劳动计算都是以工分为标准,看大门的,修拖拉机的,开车的,甚至包括乡长、队长的工作都要到年终按工分进行收入分配。
  周家庄乡对不同的工种进行了372项细分,每项劳动的单位劳动量所得工分一目了然。每项工作所达到的要求也进行了具体规定。
  每次上工,队里的会计都会记账,到年底统一结算。当年全队总收入除去合作社一年中支出的生产资料成本、水、电、口粮款以及集体公积金等,算出每个工的工值。
  四队去年平均每个农业工值35.5元。社员张顺全年算下来出了340个工,纯收入11000多元。
  坚持20余年的农民福利
  梁民志是周家庄的社员。他说,即使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觉得集体经济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从1981年开始,周家庄的家家户户已免费使用上了自来水。次年,公社开始对年满65周岁的老人实行养老津贴、对孤寡老人实行五保等福利政策。
  “如今这些福利政策还在执行。”梁民志说,他10岁的儿子现在上学还是免费的。
  即使劳动上的不自由,梁民志也发现有不少省心的地方。“在这里只管干活就行了,干什么都是队里统一安排。”梁民志说,种子、化肥、农药也是统一采购,不用自己花费。
  提起周家庄,与该乡相邻的马于镇东四村的杜秋荣说:“他们那边在一起少费不少心,哪像我们什么都要自己做,一年还挣不了多少钱。”
  周家庄的村镇建设还有一个统一的20年规划,从1982年到2002年,全乡的房屋全部改造完毕,每户的宅基地都是0.298亩,一厘不差,建筑整齐划一。
  “将来老了,每月还会有30元的生活补助。”梁民志觉得这些好处如果分了地可能就享受不到。
  以工业支撑公社福利
  对于公社里的福利体系,雷宗奎知道,主要是靠着乡里的9家集体企业支撑着。2005年,周家庄的农业纯收入是2121万元。“而我们一家阀门厂的纯收入就达到2549万元。”
  孟华就在阀门厂上班,“挣的也是工分,按劳分配,到年底分红。”
  2005年阀门厂除了生产成本和提留公共积累之后,每工时的工值是2.6元,去年做了4300工时的孟华分到了1万余元,这是在工厂做工的平均收入。
  “我们分配人数时,基本保证每家既有人在企业上班,也有人在地里种地,达到一种均衡。”周家庄乡党委书记雷宗奎说。
  目前,周家庄有9个企业,吸收了大约4000个劳动力,而参加农业人数是1400多人。但农业的人均分红不过六七千元。
  生产一队的队长冯平均说,队长给社员分配任务时,会掌握大致平衡,这次给你分配了分值低的活,下次就会分配分值高的活,去年,该队社员全年累计出工数主要集中在230到250个之间。
  “实际上,在我们这里没有很穷的人,也没有很富的户。”冯平均说。
  留给自由经济的出口
  在周家庄,还是有些人不愿意受集体经济的束缚。周洁就是其中一位。她是5队的社员,在乡里的“赛车玩具大世界”里做着小生意。每月也有千把元的收入。
  与过去人民公社不一样,周家庄乡虽然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却不控制公民个人财产,到了年底就进行分配,更大的不同在于允许并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
  乡合作社统一规定,每个不参加农业或工业集体劳动的社员,每年必须要向合作社交纳一定数额的公积金,因为他们还享受公社的各种福利。
  具体数额为男的每年交1500元,女的每年交1000元(有6岁以下的小孩者免交),56岁到64岁的男性和41岁到55岁的女性看成半劳力,公积金减交一半,男女超过半劳力岁数以上人员从事个体不用再交纳公积金。
  在周家庄实行自由的流动政策,如果不想从事个体经营,经营者仍可以回到集体做工。
  目前,周家庄从事非公经济的人员占总人口的5%左右。去年非公经济纯收入863万元。
  非公经济的增长,虽然没有增加集体收入,但无疑提高了社员的生活水平,而且实行自由的流动政策,也让社员没觉得集体是对他们的一种禁锢。这为新一代年轻人打开了生活空间。同时也让人民公社多了一个存在下去的理由。
  31岁的彭勤家现在县城里开出租车,他从高中一毕业就没有在集体里劳动。原因很简单,希望能够自由一点。
  还在上学期间,有一次代姐姐下地,完工时,他放推车没有和别人的放齐,遭到了队长一阵怒斥。
  “我当时就很看不惯队长,觉得他态度太凶了。”彭勤家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在他看来,每年向队里交1500元公积金,买到的是自在。
  1982年强留公社
  周家庄细密工分的最初制定者是雷金河。直到在2001年去世前,他一直是周家庄的灵魂人物。也是在他的坚持下,这个公社才没有在1982年消失于全国的家庭承包制中。
  1953年,雷金河为首的一班人制订了“干多少活、记多少分”的规定。当时,这样细致的“定额管理”异于全国其他公社。1954年周家庄公社的出工数量比1953年增加了52%。
  为此,雷金河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成为典型被称作“冀中一杰”。
  1978年,雷金河发现国家对棉花存在着巨大需求,他让全公社少种粮,多植棉。周家庄1980年的棉花产量比1978增加了4.8倍。
  在1979年底,周家庄不仅还清了文革时的18万元债务,集体还有161万元赢余。国家领导人再一次到周家庄来视察。
  即使现在周家庄的社员对雷金河还带有着难解的感情。现在的党委书记雷宗奎是雷金河的孙子。他很清楚爷爷对集体经济的感情。
  1982年,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是农村的主要形式。周家庄也在昼夜讨论。
  “大家都知道集体经济基础比较好,开会讨论是否要分地的时候,除了一两户之外,其他的社员都不愿分地到户。”刘建中66岁,参加了当时的讨论大会。
  但民意还是受到了各方的压力。据一名社员说,河北省在任命一名县委书记时,指派的任务就是要将周家庄的土地分掉,后来还是中央一领导点头“让再观察一下。”
  2006年酝酿突破
  其实,乡党委书记雷宗奎已意识到生产缺乏积极性,工业过于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等集体经济的局限性,他酝酿最后的突破。
  对于这个人民公社还能存活多久,雷宗奎也说不清。他只是觉得,集体经济确实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
  从合作社层面,雷宗奎开始探索提高社员积极性的办法,葡萄园、果园已经实行集体承包制度,超产有奖。
  四队的160亩葡萄园从2004年开始承包给30人管理,队里跟他们约定,葡萄园要确保每年的收入达到20万元,每少35元,30人集体扣工一个,每超40元,30人集体奖励一个工。去年最终超出了1000多元。
  周家庄的体制能否延续?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刘增玉觉得从目前的现状看是可以的,关键是人的因素。
  “周家庄的制度得以延续,是很多历史因素促成的。”刘增玉说,那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产物,也不具有普遍性。
  目前,周家庄以阀门厂为龙头的9个集体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企业,乡党委书记雷宗奎这几年也在思考上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业。
  “但要取得突破是很难的。”雷宗奎说,现在主要的精力是提升阀门厂生产的阀门档次,提高技术含量。
  另一个让他思考的问题是,随着工业人口的增加,慢慢地已经开始影响到农业生产,他的一个设想是提高农业机械化,再到外面聘一部分劳力。
发表于 2006-9-19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em02]
少而贵也!!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11-26 20:40 , Processed in 0.04878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