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2|回复: 0

中兴通讯M-ICT战略# 端&基的新视角

[复制链接]
52RD网友  发表于 2014-10-13 18:10:06 |阅读模式
公司最近在内外媒体上宣传M-ICT战略,各界反响不一。作为M-ICT战略规划团队的一员,我也谈谈我的理解,从不同侧面补充一些信息,欢迎朋友们斧正。

一、天问:MCT时代

2013年9月,我们团队接到一个任务,就是要重新梳理和思考我们的战略。好大的问题,从哪里下手?如果沿用业界通用的分析方法,肯定会得出一个毫无新意的结论。我们尝试回到源头、回归初心,以婴儿般的眼睛重新打量我们的ICT行业。结果,一大堆问题涌现出来:

为什么会有SDR/SDN/SDDC/SDx等技术不断涌现?

软件和硬件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IT和CT的边界又在哪里?

技术和人性的边界呢?

转型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IBM转型能成功,HP就不太成功?

业务拓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小米从MIUI能切入手机?进一步到电视?这可是从软件到硬件、从ICT行业到家电行业的大跨越。

做垄断性巨头的条件是什么:高通为什么这么成功?

企业并购如何选择对象:微软并购Nokia是对是错?Oracle并购Sun是对是错?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效颦于屈原,我们姑且称之为ICT领域的天问。天问嘛,我们就天天问,问天问地问自己。苦心人、天不负:以这些问题为钥,我们打开了一些锁;推开锁住的重重深门,一片新的天地显露出来。这个"新天地",我们称之为"MCT(Mobile Connect Time)",是M-ICT的前身之一。

有人说,MCT从字面上来理解是"移动连接时代",跟电视上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是一回事嘛?看官错怪了,这种改头换面、欺世盗名的事情,我们怎么会做呢?稍安勿躁,喝口茶,听我们细细道来。

我经常拿着手机细细端详。轻、瘦、美,可就是这个小东西,它的运算能力早已超出70年前第一台计算机几万倍了,而后者可是一个占据两层楼的庞然大物,当时动用了美国山载海量的智力、财力才制造出来的。看到没,技术在发明之初,是如此庞大、昂贵且引人注目。但是,随着技术提高,技术会隐形:微小、便宜且不引人注意。此时,人们的关注从"技术本身"转向"用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回归到"科技以人为本"的初心。

既然谈以人为本,那什么才是人的本质需要呢?请看官摸着自己的心,问一下自己,你到底想要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不过先别急着问自己,你得先静下来,人静下来,心静下来。如果你的心静不下来,别说问自己想要什么,就是想完整地看完我这篇文章恐怕也难。不向静中参妙理,纵然颖悟也虚浮。两百年前有一个人,通过自己隐士般的安静探索,给了我们一些答案,他叫梭罗。他在《瓦尔登湖》中写道:"我的体会是,生活必需品只有一样:维持身体的热量。极低的物质需求,给了我极大的自由。----此处分隔符----。虽然这些邻居几周才会打个照面,但我却明显感到他们的存在和善意,虽然身处这所谓凄惨荒凉的环境中,却不会再使我觉得被世界所遗弃了。"

看吧这人,这是一个彻底静下来的人,这是一个了悟生命本质的人。他的话,给了我们一些启示:自由、存在。即使离群索居,你也希望有更大的自由,能够顺着天性来悲喜歌哭;即使摩肩接踵,你也可能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关爱从而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无论我们是谁,无论我们被贴上什么样的标签(早期工业社会的"工具人",斯密的"理性人",赫伯特西蒙的"有限理性人",海萨尼的"自然人",霍桑的"社会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威廉大内的"文化人"),我们都渴望两样东西:自由和存在感。

那么,技术,准确来说是ICT技术,如何来帮助我们获得这两样东西呢?

别急着问how,先要问what。what is 自由?what is 存在感?注意:"what-how"的思维结构贯穿本文,第一层what弄清楚了就可以问how,但是第一层how要解决必会带来第二层what。这是一个无限递归的过程。你想思考多深都可以,直到把自己的脑袋想破了,脑洞就打开了。

言归正传,what is 自由?what is 存在感?给大家看两段文字:

我离开了流沙,往脚底下一看,嘿,原来我不是一棵植物,而是一只动物,这帮孙子骗了我二十多年。流沙说,你走吧,别告诉那些植物,其实他们是动物。 - 韩寒 《1988:我想跟这个世界谈谈》

经常到了深夜,我还在网络上泡着。知道世界上在发生什么,知道许多人在做什么,让我觉得自己的确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和人类在一起。有种很虚妄的温暖,仿佛站在人海之中。 - 和菜头

你不是植物,你是动物,可以到处移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就是自由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有人疼有人爱,你也可以爱别人,这就是存在感啊。很简单吧?但仔细想想,就是这样啊。

而ICT技术,通过:

1)不断地释放(Free)被禁锢的资源来提供【自由】。移动通信释放了被电话线缠住的foot,你可以到处跑。谷歌眼镜释放了被电脑电话占住的hand,你可以边跳伞边摄像。可穿戴设备释放了被仪器捆住的body,互联网众包释放了大家的mind,3D打印释放了普通人的imagination。这些ICT技术都通过free来提供free。这里有几个推论:

  1.1)不断的释放,导致CT领域一个现象:控制权不断地上移。SDR将控制权从DSP厂商上移到手机厂商或RAN厂商;软交换将控制权从传送网上移到核心网;智能网将控制权从核心网上移到业务网;SDN将控制权从网络运营商上移到ISP(google等)。SDN就是终点吗?No!控制权的上移,非得最终用户(end user)掌握控制权才算结束,所以SDN之后还会有新的技术。

  1.2)不断的释放,导致ICT行业呈现一个总体趋势:软件化、IT化。其实从本质上来讲,硬件和软件的区别,是处理速度和灵活度的区别。硬件相对软件来说,就是牺牲灵活度来获得更快的速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硬件能实现的功能,都能用软件来”低效但灵活”地实现。同样的,IT和CT的区别,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传送技术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T能实现的功能,都能用IT”低效但廉价”地实现。既然要求不断的释放,那么就要求更大的灵活性、更低的价格,并且随着技术进步,低效不再是问题,所以总体来说,硬件在被软件替代,CT在被IT替代。技术的总体趋势就是,将"硬"和"CT"的那部分尽量压缩,直到不得不保留的基本功能;用"软"和"IT"去实现尽可能多的功能;这样的系统能够快速进化、灵活定制。

  1.3)所以,软/硬、IT/CT这些都不是本质性的区别,他们之间的"界"是某一时期技术局限所造成的界;随着技术的发展,"低效"不会再是个难题,所以他们迟早会融合。

2)不断地连接(Connect)被疏离的人/物来提供【存在感】。我们刷新闻和BBS,是为了知道世界在发生什么,从而获得一种与世界共振的、虚幻的存在感。后来,博客出现了,我们可以写博客,有人来评论,我们也得到了更多的存在感。再后来,微博出现了,140字的门槛极其低,别人点赞或评论的门槛也极低,大家都更容易获得存在感了,所以微博战胜了长博客。可是,大部分人发的微博是得不到多少评论和转发的,所以圈子更小更紧密的微信崛起了,你发个美食图,都会有朋友点赞或评论,你获得了更多的存在感。这里也有几个推论:

  2.1)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connect连接。马云所说的开放、透明、分享,都需要与外部进行连接。至于雷军所说的”专注、极致、口碑、快”,这是工业时代就有的工匠精神,不是互联网时代才出现的。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真正变化,都是因为更好的连接所有人、所有信息。有点小骄傲的是,我们2013年10月就明确提出连接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而当时大家还沉迷于雷军的七字诀,而直到2014年2月腾讯才提出”连接一切”的战略。

  2.2)#互联网是做减法而非加法# 华为对于互联网的思考,已经公开提出"Internet+",认为互联网已进入价值附加的环节。同样的,很多企业将互联网思维理解成了”我+互联网”:互联网营销、开微博、开微信。事实上,互联网应该是一种减法思维,脱媒化,去掉多余环节,直接连接,应该是”互联网▬我”:用connect思维去除一切与end user直接沟通的障碍,减掉中间渠道,减掉组织内多余的架构层级,减掉一切可以外部化的低效的内部交易,减掉核心使命之外的所有欲望和冲动,回到【初心】,轻装上阵。

  2.3)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讨论公司应该是重资产还是轻资产模式时,就要搞清楚,在互联网时代,what is 公司的资产?我的答案是:通过连接,调动一切公司内和公司外的资源,来实现公司的目标;凡是有助于这种连接的,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公司资产;凡是与这种连接无关的,就不是核心资产,可以剥离。大家可以对照小米和格力的模式,来琢磨这句话。

  2.4)#弱连接也许才是关键# 我的好友里,没有人买过Q币。我认识的同事里,没有人业余时间开过网店。可是,腾讯和阿里都是最赚钱的公司啊。其实,我的好友同事们跟我太相似了,这些强连接能给我带来:爱、友情、存在感,却也蒙蔽了我的双眼,以为世界就是这样。那些弱弱的连接才能带给我启发和更广阔的世界。

  2.5)互联网时代最好的工作方式:连接。比如我最近喜欢在公司里”游荡”。能够当面聊,就不通过电话;能够电话沟通,就不写邮件。得从冷冰冰的刺激-应答,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Connect连接。

综上所述,人们的本质需要是自由和存在感,为了满足这种需要,ICT技术必须朝着释放和连接(Free&Connect)的方向发展,从ICT时代最终演变为FCT时代(Free Connect Time)。而FCT的第一阶段,就是MCT(Mobile Connect Time)。

我为什么说FCT(而不是MCT)代表了最终的趋势?大家仔细看看,Free和Connect其实类似于阴与阳,是相互矛盾、不可兼得、却又相互依存的,就像太极双鱼图。而这种双鱼的和谐感,放到MCT身上就会弱很多。

二、MCT时代的新视角:端&基

前面说到Connect能带给我们存在感,可是乘以Mobile这个魔法因子之后就变成了MCT,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泛在的连接。MCT不仅从技术上释放了人的手脚、肉身、创造力、想象力,而且还从商业上带来更加巨大的变化:把最终用户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能量的主体,让用户不再是一盘散沙、从而拥有巨大的博弈能力。

我们常说”用户思维而非顾客思维”,凭什么呢?凭什么一夜之间,(付钱的)顾客,反倒不如(不付钱的)用户重要?结合MCT,就很好理解了:1)用户相互连接形成消费者主权,成为最强大的商业力量。2)MCT带来的巨变,使得客户已经迷茫,无法提出有效需求,我们需要帮助客户去研究用户。3)巨变时代的有效战术是降维攻击。盯着客户,是二维。盯着客户的客户(即用户),是三维。站在三维打二维,获胜的可能性会增大,就像直升机打坦克一打一个准。发散开来讲,客户的客户是用户,那用户的客户是谁呢?是人的欲望,是人性。此处省略2000字,曾写过一个ppt《风帆时代的英国海军:从人性的角度谈管理》,有空再写成文字分享。

好啦,我们现在知道,最终用户牛逼了,消费者主权崛起了。然后呢?

废话少说,一图胜千言:

#中兴通讯M-ICT战略# <wbr>端&基的新视角

       传统的ICT模型是这样的:网络上跑手机,手机上跑OS,OS上跑App。我们全部打散、重新规整,发现可以这样解释传统模型:”硬基”(硬件基础设施)上跑”硬端”(硬件终端),硬端上跑”软基”(软件基础设施),软基上跑”软端”(软件客户端)。

有点意思了吧?如此这般分类,你会发现,软端和硬端怎么都叫端?软基和硬基怎么都叫基?是不是他们有某种共通的东西?

先上结论:是的。软端和硬端的相似度(尽管他们俩跨越了软件和硬件),远大于软端和软基的相似度(尽管他们俩都是软件)。难道我们以前的分类模型错了?

嗐嗐,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的。以前的视角(软件与硬件,IT与CT,端管云)都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世界。随着技术的融合与隐形(如开篇所说),这样的视角很难看清变化的趋势。技术的变化无穷无尽,你如果跟着跑,会累死。

我是个势利眼,谁最牛逼我就盯着谁。MCT时代谁最牛逼?最终用户啊。所以MCT倡导以”最终用户”的眼睛看世界,那么可以将ICT分为”端”和”基”。怎么理解?很简单,凡是最终用户能看到的,都是”端”;凡是看不到的,都是”基”。这就是我们的全新视角:端&基。这里有几个推论:

1)市场规模:端的市场规模大于基础设施,因为基更新相对较慢且是为端服务的。

2)竞争趋势:消费者直接感知的,是端,技术门槛低且竞争激烈。用户无法直接感知的,是基,技术门槛高且厂家趋向收敛到少数几家,基厂商想要拥有较高利润的关键点:1、剩者为王。2、关键技术。3、细分龙头。

3)价值分布:端的领先者可以规模很大但利润率很难保持,因为竞争激烈。基础设施的垄断者、领先者,可以获得超高利润,但追随者利润就很低。

4)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不是软与硬,更不是IT与CT,而是端与基;这才是真正的界。这个概念太关键了,所以再上图:

#中兴通讯M-ICT战略# <wbr>端&基的新视角

       这张图从产品经营、公司经营、个人经营三个维度分别谈”界”,你会发现其实这三种经营非常类似。硬、软、端、基,放在一起可以自由的排列组合,内涵非常丰富,可以做的推论也非常多,我只说几个有意思的:

1)硬件(肉体)要让人一见钟情,降低购买门槛,增加一次购买率;软件(精神)要让人日久生情,强化购买意愿,增加重复购买率。然而,如果没有情怀(灵魂),一切都是白搭。但是,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根本轮不到拼情怀。

2)做端的公司(比如阿里),一般擅长端的功夫(营销);做基的公司(比如电信运营商),一般擅长基的功夫(运营)。端的功夫里,营销是软功夫,设计是硬功夫,品牌内涵是看不见的情怀功夫。基的功夫里,Operation(运营管理)是软功夫,Provision(研发生产)是硬功夫,企业文化是看不见的情怀功夫。往往,看不见的,才是最重要的,比如灵魂。

3)基决定了端能走多远,但基要靠端来变现。基的盈利能力取决于(生长于此基之上的)端的盈利能力,端的盈利能力=用户数量*ARPU。

4)后来者如何进入:做基者,可以考虑农村包围城市,从边缘市场进入,边缘基有可能转变为高级基;做端者,必须做好初始定位,如果做了边缘端就很难转变为高级端,因为消费者心智一旦定型就难改。

5)端到基容易,基到端难。因为端”劫持”了用户,如某公司通过浏览器,一夜之间拥有了10%的搜索份额。正如,美女变才女,易;才女变美女,难。

6)界内叫转化:随着技术融合,端的提供商,可以在端之间转化(甚至是硬端和软端之间),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能力要求。基亦如此。

7)跨界才叫转型:软到硬、CT到IT都不是转型,端到基或基到端,这种跨界才叫转型,这才真的有难度。只有在界内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厂商,才可以考虑跨界进行拓展,关键是要实现资源整合以实现协同效应,比如Oracle收购Sun之后推出数据库一体机、大幅提升利润率。

8)软端、硬端之间的叫体验,很难前向收费,但是”端体验”是Connect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O2O),所以市场边界大大拓展,收入来源也更加多样化。

9)软基、硬基之间的叫服务,可以前向收费,但是想象空间有限。”基服务”遵循递补机制:运营商为了向服务转型,网络运维势必要剥离出来;这正是CT厂商的服务收入之一。基服务当前的发展重点是:云服务,大数据,ICT融合管理服务。

关于端基,有用的推论太多了,我真想全部都标红。为了简便,我还是给出一个主脉:以端克基,以端求利。

好了,有了这些重要的推论,我们就可以开始考虑几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

怎么做好端?怎么做好基?怎么选择做基还是做端?

端基跨界都这么难,那中兴这种既有端又有基的公司,怎么办?

三、新视角下的新思维:如何打造梦工厂?谁才是战争之王?

很简单,我的答案就一句话:做端的,学好莱坞梦工厂,做成文化娱乐公司;做基的,学美国军火商,成为真正的战争之王(战胜国、战败国都买我的军火,谁胜谁负我都赚钱)。当然了,最厉害的是端基一体化的公司,目前做的最成功的就是苹果。

下面展开谈谈。

如何打造梦工厂?

这就要研究文娱行业的特点了。其实到最后你会发现,文化行业也是娱乐业,所以没什么文化娱乐业,只有娱乐业,甚至可以说,一切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公司,最终都要做成娱乐公司。把罗辑思维的主题词用到娱乐业,我觉得非常合适:有种、有趣、有料。我稍研究了一下好莱坞电影的成功之道,结合三个”有”,可以阐述为:1)主旨:有种。2)故事:有趣。3)体验:有料。

注意,我不认为小米的参与感,是娱乐业的必备要点。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范围经济。不同于工业时代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是先划定范围,然后在范围内靠多品种实现增值。以Hello Kitty为例,它不可能卖给所有人,只有特定年龄、特定文化的女孩才喜欢;但Hello Kitty不仅卖小猫,还卖很多授权产品。我们只有划定了范围,才知道哪些是必须的。比如年轻人要参与感,中年人需要成就感,老年人需要团圆感。

而小米的目标用户范围就是年轻人(至少早期是这样),而年轻人期盼表达自身观点、获取社会认同,所以小米从发展之初就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参与感。但是中国的中老年人,是比较害羞和克制的,不太需要参与感。如果我们的用户是成熟的群体,那么就不要照搬小米的参与感啦。

谁才是战争之王?

尼古拉斯凯奇演过一部电影叫《战争之王》。从那部电影里,我才知道,战争之王不是那些风光的战胜国,而是军火商。

比如在芯片业,ARM是卡拉什尼科夫(发明AK47的那个人),小米、三星等是参战国(使用AK47),高通才是军火商(生产AK47)。结果也是如此,高通得了利,ARM得了名,小米三星天天打。

做军火商有哪些诀窍呢?我觉得就一句:保持中立,克制参战的冲动,提供好用的产品,不带感情的吃两头。

好了,再谈就要敏感词了。

全文结束。



后记:MCT战略到了公司层面,考虑到更易于传播和接受,变成了M-ICT。为了让大家对于公司这次推动的战略有更全面的认识,我就毛遂自荐把M-ICT的前身写出来。全文一共花费九个小时,洋洋洒洒七千余字,虽不敢说字字珠玑,但也是呕心沥血,这一年来的思考都在里面了,自信必有可观者。现一并呈上,敬请斧正。在此也感谢为我提供灵感的罗辑思维、KK等人。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5-1-25 02:23 , Processed in 0.04981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