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3|回复: 1

研发工程师不能仅有外语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30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color=#f70938 size=3>真正的研发工程师是会不断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和专心实作的。</FONT>
当然,语言能力是达成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条件。目前有一些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理工科系的软韧体或晶片设计工程师,他们的外语能力很好,甚至具有在国外大厂工作的经歷,但却不愿意放下身段、实实在在地去设计程式,也不愿意去从事业务行销、专案管理、技术支援(FAE)、品质控制、生产技术等技术难度比较不高的工作。他们只想待在研发团队中,充当翻译或协调人,当遇到技术难题时,则交给(或推给)别人做,自己只等着看结果。平心而论,他们既不是研发经理或专案管理人,既然身在研发团队之中,就应该专心写程式才对。否则公平何在呢?这些人凭仗着自己的外语优势或熟悉国外研发文化,而自信满满。殊不知,技术的获得途径是愈来愈多元的,而且只要研发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一直在提昇技术和外语能力,迟早会不需要这种「中间人」的。


他们为何不愿意写程式呢?说穿了,就是不愿意吃苦。由于他们曾在国外留学或工作过,所以会习以国外的工作条件来衡量国内的工作条件。当然,国内目前的工作条件是比不上国外大厂的优厚条件的,否则国内企业就无法取得大量的OEM或ODM订单了。他们实在应该选择业务行销、专案管理、技术支援等职务,不应该还恋栈于研发工作上。


科学精神才是研发工程师无可取代的人格特质。而外语和沟通协调能力则是业务行销、专案管理、技术支援、经理人等人员必备的人格特质。「研发语言」和「研发行为」不是一般人看得懂、听得懂、学得来的,这也是许多非理工科技背景的人无法与研发工程师沟通的主要原因。
真正的研发工程师是会不断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和专心实作的。年轻工程师必须先认识自我、设定志向、下定决心,从事最适合自己性向的工作,而且要坚持不变,秉持10至20年后,必有所成。不只工程师如此,业务行销人员也是如此。但目前有许多工程师意志不够坚定,当了2或3年研发工程师后,却转换为业务行销、专案管理人员,后来又想当研发工程师,可惜岁月不留人,如此10至20年后,恐难累积功绩。这也造成在现在国内高科技人力市场中,具有20年以上研发经验的人才如此稀少的原因。
发表于 2006-6-28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要是中国语言是国际语言的话</P><P>中国的工程师的能力会提高很多的</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6-27 16:03 , Processed in 0.04725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