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5|回复: 13

转帖: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0 17: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9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习近平主席发表了讲话,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这也是过去这些年里我一直思考探讨的一个学术问题,下面把我的有关观点简单陈述如下,希望能引起大众对这个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中国在手工技术发明上曾经领先世界,然而在科技上则一直落后。根据美国学者写的一本《人类最伟大的100个发明》,中国有两项进去了,一是指南针,二是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被认为是欧洲人先发明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两项也是中国人独创的,可以证明中国人的智慧。此外,像犁、织布机、水车等也都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代表着当时人类的最高智慧的发明。
         然而中国虽然有汉唐盛世,当时的经济总量为世界第一,然而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在世界上领先过。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文明开始,中国与西方文明就分道扬镳,走的根本不是一条路,中华文明内部是不可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西方的重大科学技术发明虽然多集中在过去500年里,然而这是西方科学长期积淀的结果,是西方科技发展成熟后的表现,并非出自偶然。
         ? 诸子百家属于人文伦理,而古希腊文明提供了科学探索的工具。人类的起源虽然很早,然而出现有文字记录的文明则是很晚的事情。大约在2500年前后,东西方几乎同时奠定了自己的文明。先前的诸子百家争鸣代表中国思想文化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一大批先哲,建立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思想体系。但是诸子百家思想基本没有科学含量,也没有给后人提供探索自然的思维工具。墨家和名家有那么一点闪光的逻辑思想,但是既不系统,又不严谨。
          跟中国的文明传统很不一样,希腊先哲诸如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等不少本身就是科学家,他们开辟了西方现代科学的先河,又为后世提供了探索自然的逻辑工具,如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而且也出现了建立科学系统的典范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等,它是依靠几条简单的公理,运用严谨的逻辑推理而建立起来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古希腊创立的文明,也不会有今日西方的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是从希腊文明一步一步发展出来的。
         东西方这种文明差异一直影响到今天的教育。即使到欧美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思辨能力和建立科学体系上,与欧美学生之间仍存着这明显的差距。
         ? 中国古代没有发展出系统的数学思想,因而缺乏科技研发的有效工具。我读了克莱因写的《古今数学思想》,从古代到现代,几乎不见中国人的踪影。数学有100多个分支,诸如几何、代数、拓扑学、集合、图论、统计学、概率论等,不仅没有一个是在中国发展成熟的,甚至也没有一个中国数学家在这些学科做过开创性贡献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谈数学史的文章,直言历史上中国对数学的贡献乏善可陈,没有任何系统性的数学思想可言,远不如阿拉伯人、印度人对数学的贡献。客观地讲,中国古代也有闪光的数学发现,如勾股定理、圆周率、割圆术等,但是很缺乏系统性。要知道,缺乏有效的数学工具,就会制约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一个国家的数学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准。   
         ? 中国人长于发明,短于发现。纵观中国科学技术史,重大的成就都是发明,诸如指南针、火药等,然而对科学技术影响深远的重大科学发现,中国人则没有做出一个。中国人虽然发明了指南针,但是并不知道指南针的原理,并没有发现电、磁等自然现象。电磁现象的发现是现代科技赖以建立的基础。发明有时来自偶然的巧合,然而没有发现作支撑的发明是难以持久的,更难以成系统。火药的发明就是来自巧合,中国人并不懂其中的化学元素,对化学也没有什么贡献,因为缺乏化学知识也就没有后续的发明。因为中国历史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发现,那么就难以建立起科学体系,致使发明出现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甚至不进则退。
         ? 中国缺乏爱好科技、善于理性思维的群众基础。有什么样的群众基础就会有什么领域的杰出人才,不仅科技如此,体育、文艺也一样。为什么巴西的足球经久不衰,这与他们拥有一个雄厚的足球大众基础密切相关。很多科学史上的重大科学发现,实际上是普通大众做出来的。科学大师的出现离不开一个合适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就是大众基础。
         在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里,根本不看重科技发明人员。《三字经》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童蒙教材,它自身就是一种诗体,宣扬以诗才看智慧的价值观,如“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这里明确把弹琴、吟诗、作赋当为判别智慧的方面,鼓励懵懂的孩子仿效学习这些方面的才俊,所以历史上文人学士很多,形成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局面。然而,如果把这里的内容换为科技发明家,诸如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发明造纸术、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等,那么就会鼓励青少年朝科技发明的方向努力,每一代中都有可能出张衡、蔡伦、祖冲之这类人物,历史上不知有多少的发明家或思想家!
         ? 中国缺乏一个科学家共同体,没有科学问题库。欧洲历史上早就形成了一个科学家共同体,他们没有国家边界的限制,经常通信探讨科学问题。一个人提出一个科学假说,不仅同代的科学家共同探索,而且几代人前赴后继来探索,最后找到了科学真理。中国压根儿就没有这种传统,既没有人提出有意义的科学问题,更无一帮有共同爱好科学问题的人去集体探索,也没有跨世纪的集体努力攻克科学难题。
         ? 汉字制约中国人的科学抽象能力。汉字的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中华文明立下了第一功,未来也离不开汉字。然而不得不承认,汉字跟拉丁字母相比,在表达科学规律、形成科学公式、进行定律推演上,则显得十分笨拙,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这让中国人多次与重大的科学发现擦肩而过。汉字只适用于第一级抽象,就是从现实世界到语言符号,比如“狗”指代现实世界形形色色的同类动物,然而对于第二级抽象,即从词汇到数学符号,汉字则无能为力,比如对于自身没有任何意义的可以用自然数称数的变量,汉字没有这样的符号来表达。然而欧洲语言都是字母文字,最早是希腊字母,后来演化出罗马字母,字母组合起来是语言的词汇,可以进行第一级抽象(如英语的“dog”),字母单独用又可以表示无意义的变量,如用x、y代替任何变量。
        科学规律的表达、推演、证明都离不开书写系统,而不同的书写系统会对科学探索起积极或者妨碍的作用。以曹冲称象为例来说明。至于说五岁的曹冲有没有这个智慧不重要,重要的是起码在三国时期中国人已经知道浮力定理的具体应用。然而浮力定理的表达单靠自然语言是说不清的,需要借助符号公式,而且有了符号公式,人们才会进一步搞清“浮力”这些重要的概念。结果中国人一直停留在实用的层次上,没有发现真正的规律。公元前3世纪,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第一次用符号公式,精确地表达了浮力定理,这与他拥有便利的字母系统不无关系。
  
         以上只是大略介绍一下我的一些想法,只是为了抛砖引玉,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发表于 2014-6-20 18: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新颖,牛!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0 20: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1 10: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的崇洋媚外,以局部事例代替普遍真理,观点主要是出自个人主观的臆想。与80年代的《河殇》观点如出一辙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1 10: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7]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1 10: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em27]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1 14: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人的思想被奴役化太严重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4 10: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如此,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国贡献实在太少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4 16: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晓松有个视频说过,古代通讯交通不发达,要管理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能够统一,靠的是官,而官的主要作用是学习如何听皇帝的话,其他的事都是吏来做的。所以,官能够正规统一提炼抽象渊源流传,吏做的事情就相对没那么重要了。

欧州那些国家,地方小,某个圈子里就那么几个人,不用把主要精力花在统治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5 18: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解很正确,在古代汉字确实是束缚了科技的发展,这点不得不承认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4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科技是用在心量的感悟上了。在算数上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天文历法,和江河等水利工程,为农业社会发展服务。和工商业社会走的发展路子不一样。

科学很多理论也是假说,假说正确就接受,不行就推翻再来一套。都是人为的解说,本质到底怎么样还是要用心证量亲身体会。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4 15: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nghaishouji 于 2015-6-4 15:54 编辑

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很大关系。中国从古代以来历来都是重文轻理。吟诗作赋。诗琴书画,才子佳人一直都是衡量人才的标准。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文豪。诗人,作家,文学泰斗层出不穷。但是在自然科学理工科领域,对人类历史的贡献几乎很小。这种趋势一直到现代近代才开始转变。
鄙视技艺。“八股取士”的选官制度,其考试命题范围是以儒学为主的“四书五经”,培养、选拔出来的是“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奴才,而不是科学人材。在这种氛围下也就根本不能产生有气魄创立新学说和新理论的科学家,科技发展也就失去了文化基础。
从老政客的一大爱好  点评24史  就可以看出来。

例如外国人用火药制造了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老政客不是有两句经典的口号吗:
“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实际上指就是自然科学领域。因为这些领域的客观规律不是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
“时时刻刻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理工科领域的知识分子一般是不会相信什么在某某组织的领导下。只会尊重事实。用事实数据说话。更不会矫揉造作。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RD网友  发表于 2015-6-9 18:20:43
英国已故著名学者李约瑟以毕生精力研究中国科技史,他感到困惑不解的是中国人在古代取得过许多卓越的科技成就,但近代为什么科学却发生在西方而不是发生在中国呢?
李约瑟难题------两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起源问题。
著名生物化学专家、汉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共28卷)
52RD网友  发表于 2015-6-9 18:21:09
台湾已故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曾说:“古代中国赢过西方的,大多是技术而不是科学,没有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发展是有限的”,“科学与技术不能混为一谈,由于对科学与技术的分际认识不清,以致科学思想的扎根工作长期被忽视了,这才是中国长久以来科学发展不及西方的原因”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5-1-22 23:44 , Processed in 0.04946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