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05|回复: 22

[讨论] LNA偏置电流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2 0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段时间看LNA的器件资料,一直不明白一个问题,就是FET的偏置电流到底起什么作用,有的是5mA, 15mA, 30mA等, 本着降低功耗的原则,当然是偏置电流越低越好, 高的偏置电流又有那些好处和影响?
发表于 2006-4-12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電流低 功率也低 雜訊NFmin也會降低 相對電流高 電流高 功率高 雜訊NFmin也會升高 s參數也會跟隨偏壓變動 </P><P>看規格需求而挑選</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多谢楼上兄弟的支持!</P><P>既然低电流的 NF 较低, 我看GPS大部分的LNA直流偏置都是15mA或者10mA,不选 5mA 不只是什么原因,而且功耗等各个方面都好。</P><P>还有个问题就是Vgs自偏置是负电压,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单电源供电,会出现负偏压?</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2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电流低增益,P-1,OIP3相对都会降低,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偏置;</P><P>晶体管的工艺决定了某些管子工作时需要负电压 -Vgs,负电压从正电压转变过来。</P><P>负电压越小(绝对值越大)时,Ids越小,有时电流越大管子指标越好时,直接将负压加到最大,也就是0V。</P>[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刚才查了一下LNA的参数,确实是Vds,Id大,增益大,数值大1到2dB左右。</P><P>有个问题还是不明白,我看用于LNA的管子都是单电源供电,Vgs是自偏压,也就是G脚不施加任何电压的情况下,出现Vgs负压(自偏压),实际上是没有单独为Vgs提供负电源的。</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3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Vgs负电压出现可以从模拟电子的角度解释,找本模电书好好看看自偏压原理.解释如下:Vgs=Vg-Vs,电压就是电位之差,又因为场效应的管子一般输入电阻很高(10的12幂以上),所以Id很小基本为0,所以G极上接的电阻电压降基本为0,既Vg=0.又S极接电阻通过Ids提供了一个电压Vs(S极通过电阻接地,所以Vs既是电压也是S极的电位),所以Vgs=Vg-Vs=0-Rs*Ids=  -Rs*Ids   你可以找个管子比如(34143,系统自带的),在ADS里确定起直流工作点,然后注释电压电流值,可以清楚的看到各个关系.       </P><P>另外俺有个问题,我现在也是做LNA,用ADS仿真. 在知道最小噪声源反射系数后,输入阻抗就可以按照这个最源反射系数匹配了,但是我按照系统带的例子做,就是用一个一端口网络先并连一个电感,通过系统扫描(固定频率),从结果中找那个最接近等50欧姆的电阻圆的那个电感值,然后在通过串联一个电容,同样通过扫描,在SIMTH图上找到最接近50欧姆的电容值(既SIMTH中心点),这样就可以达到匹配了.但是我用其他的simth图进行匹配时(或者用ADS自带的simth工具)进行匹配,发现电感值相差很大,电容值相差小,不知道相信那个正确. </P><P>我也是RF入门者,有时间可以交流下:qq 368531356</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非常感谢6楼兄弟的回复,总算清楚了。</P><P>很抱歉,对于你的问题,由于目前能量有限,不能给出我的意见,不过我的想法如下:</P><P>LNA的设计,对于源级和负载级匹配,是从50Ohm匹配到GamaS和GamaL处,而不是从 GamaS , GamaL 匹配到 50Ohm处。 呵呵,见笑了。</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3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有这中匹配的,也有你那中匹配的,我都见过,你看下ADS里的例子,系统自带的,讲的是一个1GHz晶体管的LNA.</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1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兄弟,我这边在下载老古论坛上的ADS,非常的慢,可能还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下载完。</P><P>为什么要从50Ohm匹配到GamaS 的原因在于,你设计的目的是使反射系数在GamaS这一点,为料获取到较好的NF系数; 而设计中认为源阻抗为50Ohm, 所以是从50Ohm匹配到GamaS点。 这也就是要获取到较好NF系数,是通过牺牲失配来获得的。 也就是LNA 设计和阻抗匹配的不同之处。</P><P>阻抗匹配的目的是使反射系数Gama为0,阻抗匹配是从Zs匹配到Z0,也就是原点的。</P><P>切磋一下,欢迎指正。</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3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 试下</P><P>另外感觉EAGLEWARE   的仿真软件也不错 ,上手比较快   ADS太庞大了,需要好久才能熟练运用!!</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8 0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下载了该软件,正在学习中,发现它目前已经被Agilent收购了,看了几篇附带的学习资料,感觉还是比较清楚的,有消息后在继续和大家交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8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到LNA我也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就是ADS中VoltGain与PwGain的关系
我用ADS仿真LNA时,Simulation-S_Param中的VoltGain与PwGain的值分别是<FONT color=#ffffff>[52RD.com]</FONT>
mag(VoltGain)=1.25 PwrGain=7.9588<FONT color=#ffffff>[52RD.com]</FONT>
按理说功率增益应是电压增益的平方,但从数据来看却不是,不知哪个高手能帮我指点迷津,小弟在此感谢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8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用的是ads2004a,想用atf54143的管子,但是在库里面没找到,请问怎么调用。</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19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atf54143的管子s2p文件可以到Agilent的网站找,然后连接到另外一个网站。
另外Volgain 和 Powergain的区别和计算方式,我今天找到一个文档描述,但是我还没有仔细的研究,楼上的兄弟有结果后告知一声啊。
这个问题我一直也很困扰,明天要好好研究一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9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owergain是根据S21计算出来的,就是利用S21的模的平方取对数,然后乘10得出来的,你可以仿真后用坐标方式(dB)查看S21,然后在通过函数Powergain查看函数值,不过Powergain后面的三个参数要全部设置成50欧姆. 当源反射系数和负载反射系数都为0时,Volgain 为s21的一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0 0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今天详细研究了功率的关系,感觉有点意思,要理解功率增益,需要理解5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点浅见):</P><P>1)放大器输入功率,有时候也叫放大器的入射功率</P><P>2)源可用功率,也叫电源资用功率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中的叫法)</P><P>3)负载吸收功率</P><P>4)放大器输出功率</P><P>5)放大器资用功率</P><P>放大器输入功率 和 源可用功率的关系为: 源可用功率 = 放大器输入功率 - 放大器输入反射功率</P><P>放大器输出功率 和 放大器输出资用功率的关系为: 放大器资用功率 = 放大器输出功率 - 放大器输出反射功率</P><P>Power Gain (G)= 负载吸收功率 / 放大器输入功率</P><P>Transducer Gain (Gt) = 负载吸收功率 / 源可用功率(or 电源资用功率)</P><P>Available Power Gain (Ga) = 放大器输出资用功率 / 源可用功率(or 电源资用功率)</P><P>实际上有两种增益圆:(1)按照功率增益G设计的输入输出增益圆和(2)按照资用功率设计Ga设计的输入输出增益圆。 如何选择G 还是 Ga设计增益圆,下面是我的看法(我也不太确定,欢迎交流):</P><P>(1)按照Ga设计的增益圆反映的是放大器的功率增益情况。(2)按照G设计的增益圆反映的是负载吸收功率的情况。</P><P>但是关于LNA的设计到底使用哪种功率增益圆,目前的资料写的都比较模糊,还需要继续研究。</P><P>关于电压增益的定义和描述,手头缺乏资料,还没有分析。 刚刚接触RF,以前没有学过,感觉是很有意思,希望多和大家交流,欢迎指正。</P><P>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就是放大器的入射功率并不和源可用功率相等,需要减掉一个反射功率,才等于源可用功率。</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0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若是不给上面两位加分实在是说不过去啊,说实话,我就是喜欢这个论坛的这种学习讨论的氛围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2 0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多谢各位朋友的鼓励!</P><P>昨天把ADS2005A下载和跑起来了,对于电源和功率的增益的研究暂时停止了两天,后面可以借助ADS和大家进行深入交流了。</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3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请问Arm720,你得 ADS2005在哪里下得啊?可以装嘛?</P><P>好像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哪里有下,而且即使下到了也安装不成功得</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3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简单的说:要想获得较低的噪声,推荐选用低的漏极电流;</P><P>要想获得折中的噪声和较好的动态,选用高电流工作模式;</P><P>一般说来,使用圆图计算出的噪声匹配还是比较准的,但是还要在软件中进一步优化,因为在圆图中,路径不同,可能会出现匹配路径无法实现的情况。</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5-2-26 00:11 , Processed in 0.06580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