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78|回复: 25

[讨论] 请问有专门用于录像用的MIC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9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IC还有全向和单向,具体是什么概念呢?
发表于 2006-3-10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点评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9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像没有听说MIC还能录像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9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实际上也就是拍DV时的MIC,它和一般的MIC没什么区别,只是DV的MIC灵敏度要高一些。</P><P>单指向MIC也就是只从一个方向接收信号,全指向MIC可以全方位接收信号。</P>[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3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2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灵敏度是-22DB的在录音效果上要好很多,目前有很多采用这种设计的手机</P>[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1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4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数码相机和DV上用的什么MIC呢?[em13]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5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最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P><P>一款手机带录音功能,可通话的时候,对方能听到很多背景声音。我想是为了录音,所以选用的是全方向性mic.</P><P>应该说以前的手机没有录音功能的时候,都是单向的,这样,通话的时候,对方就不能听到很多背景声音了。更明显的就是车载电话的mic. 如果不是单向性,那车内发动机的声音都会听的很清楚。</P><P>这也是一个矛盾,录音需要全方向性的,而通话又需要单向性的,不知道设计公司怎么解决这样的矛盾? </P>[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3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5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5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现在有的MIC是有一种对进场声音的拾取性很好,对远场的声音拾取性差点的,并且好像有的手机采用了双MIC设计。</P><P>手机上的MIC都是全指向的。车载的MIC确实是单指向,还有就是用MIC阵列解决噪声的问题。</P>[em05][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3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6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手机上的MIC都是全向的,否则效果会很差的。</P><P>你稍微注意一下,你的手机上一般只有一个很小的小洞送给MIc拾音的。</P>[em11][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1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6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手机通话用的是全向MIC,有些DV时用的时通一个MIC。</P><P>好点的就再加一个单指向MIC。</P><P>全向MIC,结构比较好设计。留一个孔,其余密封。</P><P>单指向,结构设计复杂点。(不是做结构的,不是很清楚,^_^)</P><P>单指向不是完全意义的单方向。看它的方向图,可以看出是一个心形的。</P>[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3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7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全指向的好象MIC的后面也要留出声孔!</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8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kevinfeng</I>在2006-3-17 19:57:00的发言:</B>

<P>全指向的好象MIC的后面也要留出声孔!</P></DIV>


没有后面也要留出声孔? 没有必要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9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种MIC就是利用前向和后向的抵消才达到单指向的作用,至少我掌握的是这样!</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8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指的是录声音影像(holography), 有的, 有这样的系统, 最主要是拿来测试噪音于某一平面上的分布情况, 使用的声场空间转换方法(STSF), 或是beamforming. 比较新的技术我就记不起来了.
手机内的麦克风绝大部分都是全向性的. 至于如何消除背景噪音, 那就是我目前的工作了. 确定的是有方法可以做.[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3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向大家学习!</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7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目前手机上用的MIC基本上都是全指向的,这在研发设计阶段有很多的便利,只要考虑到预留安装位置和空间就可以了,如果用的是单指向的MIC,在设计阶段,就要全面考虑MIC在安装方面的很多问题,因为安装方式的不同会对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所以现在一般选用全指向的MIC,只用部分手机由于使用环境等的限制,不得不使用单指向,另外,由于单指向是采用压差原理制成的,在灵敏度上和全指向的MIC(压强式)的相差6dB左右,需要后端电路提供比较好的电路支持,在通用性上带来不便,所以目前一般还是用全指向的MIC,如果要实现一个比较理想的单指向录音系统,可以采用麦克风阵列的方式实现,实现手段就很多了,可以根据成本和技术考虑选择。</P>[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5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0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全指向型MIC的方向图为圆型,单指向型的则为心性,这在网上都应该搜的到。现在在普通DV和手机上等对采音要求不是非常高的设备上采用的都为全指向性的。单指向型的MIC 是在全指向型的MIC后腔(PCB板和振膜间为前腔,背极板和壳体间为后腔)增加一个缓冲或者说是对声音衰减的膜片(比如薄金属网)来使后面来的声音衰减,以达到单指向的作用。但是一旦MIC做小了,后腔体积就小了,膜片对声压的衰减作用就减少了,所以现在对小的MIC,指向性就比较难做,基本作不好。而且现在的手机以及DV越做越小,MIC体积当然也越做越小,都采用全指向型的(也便宜,呵呵)。所以大家只要注意下,好的MIC ,指向性好的,都是比较长的,特别是后腔。另,单指向型的感度相对于全指向型的要低,所以在远距离采音的时候(特指手机或DV等,不包括特殊的,大的MIC)一般采用26dB左右的MIC ,也可能做的更高。</P><P>     还有soundquality提到的背景噪声的消除,可以尝试着对结构做调整,比如对MIC 的密封处理,从外部结构来使其达到相对的单指向性。</P>[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5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8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公司用过单指向性麦克风。
单指向性的麦克风除了有指向性外,还有所谓的近讲效应。即近处的灵敏度高,远处的灵敏度衰减非常大,所以并不太适合做录音。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近讲效应,就是指在声源接近传声器附近(好像是3-5cm)时,由于传声器本身对声波的反射作用,使传声器前面的声场的强度增加了一倍(反射的声波和入射的声波叠加),使得传声器的灵敏度提高6dB。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5-2-24 23:03 , Processed in 0.05061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