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06|回复: 17

[讨论] 给入门者的建议兼谈RF的一点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4 02: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个人经验给入门者,牛人轻拍:
1。基本理论要牢固,特别是smith chart,传输线等。电路原理至少要弄明白。
2。动手能力一定要有,特别是bench上的调试功夫,其实大部分的工作就是在bench完成,就像做个
侦探,出了问题不要慌,要逐级调试,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地方。场的概念和路的概念在调试中一定要养成。
3。要有软件仿真的本领,而且要结合动手调试的结果。调试的结果能在电路仿真重现的话只会更加增加经验。仿真的话要高度模拟现实的东东,因为RF/MW对寄生参数非常敏感,一定要在仿真中体现,比如L,C的模型不能简单在电路里设一个值就了事,一定要用厂家提供的模型,这些厂家模型都会在官方网上上下,比如murata,tdk,toko... 很准。Layout尽量作EM 仿真,最后电路和 EM S参数仿真,调试的时候就有一个依据。个人经验这一步仿真做好的话调试基本不费劲,匹配基本上微调有时候基本上不用调试,一次就能搞定,减少改板次数和开发周期!有时候可能要做3D EM仿真,用hfss或者cst, ads里的emds。个人不赞成仿真没用的说法。仿真和实测的结果不符合或者差太远,其实应该是你的仿真模型没有真正模拟物理特性,比如外围电路的寄生参数,pcb  layout的EM行为没有考虑全,需要很强的分析能力和电磁场的知识。真正的牛人应该仿真出来的结果和实测出来的结果相差无几。要达到这一步真的是要下苦功夫和慢慢积累的,认识好几个做了20多年RF的工程师作的产品 /MMIC仿真和实测很接近,很是佩服。
4。 Layout上要考虑各种情况多一些,对初次layout一定要多留下debug的可能性,比如每个ic上的电源都可以多放一个0欧姆串联电阻和并联电容,万一电源出问题,电阻和电容可以用作滤波,或者把电阻拿掉,用外部干净的电源排除问题。如果这个pin上直接打孔到电源层上,你就没法单独加电源 debug。这种小技巧对初次制版调试一个复杂的transceiver IC非常有帮助。做匹配时候S参数一定要de-embedding到匹配点。不然要做匹配处的S参数的值不是你在SMA上测试的,这样的话用圆图匹配工具算得值根本就没大用。不推荐盲目试匹配的方法,费时费力,最后试出来了还一知半解最要不得。
4。仪器要正确运用,测试的方法一定要科学,该校准的一定要校准,测量一定要多测试几块看一致性,排除测试的问题。比如刚入门时经常会出现同轴线出问题,或者仪器设置出问题等等影响到测量结果的问题,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了。对批量测试的指标最好是写程序自动测试,省时省力。
5。 有时间多充电补充通信系统的知识,尤其是跟收发信机相关的指标,这样才能知道每个标准的指标是如何定义的,那些器件会对这个指标产生影响。有必要使用ADS DSP Ptolemy作系统仿真分析。
罗罗嗦嗦说了一些,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刚入门的朋友有所帮助,少走弯路,逐渐提高水平。[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3 RD币</font></p>[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3 RD币</font></p>
发表于 2007-11-24 11: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匹配时候S参数一定要de-embedding到匹配点。不然要做匹配处的S参数的值不是你在SMA上测试的,这样的话用圆图匹配工具算得值根本就没大用。


不太明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4 16: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用仿真软件之前,一定要明白电路的基本原理。搭建物理模型就是在考验你的基础知识。

在研究所,科研机构,做器件。想靠做些器件来赚钱谋生的,赶快找个好师傅跟着。自己钻研走的弯路太多。作微波,前提你的数学一定要好。如果数学不好,那么耐心一定要好。因为只有数学好,你才能看懂原理,这样做的东西才能更接近目标;数学不好呢,那就靠调试来逼近,这就是考验耐心的过程了。科研是艰苦的,而做微波至少需要6~10年才能出头,因此要有心理准备。

入这行记住一点:你做的东西,跟国外相比就是垃圾,是人家3~5年前的东西。不要想着“我是走在科技的前沿”, 其实只不过是国外禁运罢了。如果这点你能接受,而且有足够的耐心——微波欢迎你![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3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9 12: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有没有 在国外掌握好的技术带过来的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9 22: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算是微波的牛人了,有时间得在发表点经验交流交流.
现在新跳槽了发现仿真的确非常有用,值得多花一点时间在上面,在以前的公司都是初略的仿一下,定个初值,看看趋势就完了.仿真做好了基本上可以不用调试这点目前还在学习实践中.

以前做过系统,不过还没有用ADS DSP Ptolemy来仿真,倒是用过DF仿真,楼主是否可以介绍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9 23: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赞成仿真没用的说法。仿真和实测的结果不符合或者差太远,其实应该是你的仿真模型没有真正模拟物理特性,比如外围电路的寄生参数,pcb  layout的EM行为没有考虑全,...
===
我完全同意楼主上列观点.
我一向的想法是:
1. 仿真告诉你可行, 实际制作不见得一定能动;
2. 但若仿真告诉你电路不会动, 那你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制作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15: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请问一下楼主,对于普通的高频电路板,即使常用偏置电路的电容/电感/电阻的参数可以当作集总参数处理,那些器件的输入输出特性(尤其是其阻抗的虚数部分,根据理论,与传输线的长度有关)怎么才能得到?如果没有这些参数,怎么去阻抗匹配呢?我刚入门,感觉阻抗匹配就是骗人的,什么都不知道,就奔着50欧姆去了,手头没有真正的特性,别说仿真,实际操作都很难,只能瞎调.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14: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8 05: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点,大家还要自信一些,特别在微波领域。很多基础的知识,在30年前已经基本形成。
70年代的那本只有大学图书馆才能找到的微波耦合匹配网络,发现当时还真流行,有很多国家的译本。还有清华大学的那边微带电路,也是不错的。关于是否真的理解了。
只是由于我们的应用和环境没有国外成熟,对于大家实践的能力相比就差一些。
但通信这个行业,在信息时代,很多知识都是可以共享的。只用用功和用心的积累,我们也可以做的比别人好。
另外,大家有机会要多交流,走出自己,走出地域
禁运的只是产品,对于知识和能力,是无国界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8 09: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大哥最后一句说的在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8 1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佩服楼主,尤其是很赞成在仿真上面的观点,能练就在仿真中将实际的物理或者电路深入考虑进去,才能真正发挥仿真工具的威力啊。
想请问一下楼主,您在调试中de-embedding一般怎么做啊,有劳您指导一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8 21: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在石家庄搞微波的兄弟吗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0 03: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这个模型很准么?大约准到什么程度?厂家的模型是在一定的测试条件下的,如ATC专门指出pcb的宽度,厚度,因为不同的测试条件,到时得到的电容寄生参数有些不同。
我们一般自己提取参数,但还是发现有些误差,特别在大功率管为低阻抗时,电容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对功率管影响蛮大的。这两天一直在纠正我的仿真模型,希望早点搞定。
另外,输出匹配,建议大家最好用PCB,电容还是有些不确定性。

比如L,C的模型不能简单在电路里设一个值就了事,一定要用厂家提供的模型,这些厂家模型都会在官方网上上下,比如murata,tdk,toko... 很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20: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RF牛人难找啊, 找个愿意带你的RF牛人更难!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09: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是高人,令人佩服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09: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楼主这种非常有经验的RF高手,多谈谈RF方面的知识,我们也会提升的更快一些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11: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到觉得“勤学苦练”是入门的重点。
花了好多时间找方法收集资料,最后不看,不练,那有什么用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11: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i[em01]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11-19 13:34 , Processed in 0.05278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