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6|回复: 0

[讨论] 重裝CPU、GPU時代下的機內散熱設計(1)PC散熱技術演化歷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 18: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年以來,國內的資訊製造業都是以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為中心主軸,因此對散熱技術的關注也多半集中在個人電腦上,直到最近的三、五年,由於日本業者的技術轉移,開始投入投影機、大尺寸平面電視等消費性領域,才較為關注個人電腦之外的產品散熱設計。即便如此,個人電腦也依然是國內資訊製造的重心之一。

 因此,以下本文將以個人電腦的角度及發展歷程,來說明與瞭解資訊相關散熱技術的進化提升。
[upload=gif]UploadFile/2007-4/0742@52RD_0610301864c6_0.gif[/upload]
▲打從1981年的IBM PC開始就有使用電動風扇來散熱,圖中右處的供電器鐵盒內即有電動風扇。
■通風孔技術

 雖然在1981年8月IBM公司推出IBM PC(Model 5150)之前,就已經有MITS公司的ALTAIR 8800、Apple公司的AppleⅡ等受歡迎的個人電腦(或稱:微電腦,Microcomputer),但是真正的產業規模啟動仍多是以IBM PC問世起算。

 以IBM PC來說,當時機內的電路板完全只用「對流散熱,Convection Cooling」即可,也就是俗稱的氣冷法,機內的空間足以讓冷熱空氣進行對流,不過為了讓冷空氣更快引入、熱空氣更快排出,因此仍會在機身的較不顯眼處(例如:前端底座位置)打上連續成排的散熱通風孔(Ventilation Hole),使機內的對流散熱更為穩定。

 所以,第一部個人電腦(在此指IBM PC)完全只用對流散熱?答案是否,事實上IBM PC就已經用上電動風扇來散熱,不過只用於電源供應器(Power Supply,俗稱:供電器,也時也稱Power Supply Unit,簡稱:PSU)部分,IBM PC最初只用63.5瓦特(另一說是67瓦特)的電源供應器,之後的後續機種才有用120瓦、150瓦、180瓦的供電器。

 此一冷卻風扇主要是為了加速供電器部分的電路散熱,而非機內運算電路板(即:主機板,大陸方面稱為:主板)部分的散熱,雖然它對主機板方面也有些許的散熱效果。

[upload=gif]UploadFile/2007-4/0742@52RD_0610301864c6_1.gif[/upload]
  ▲典型的晶片封裝用散熱片(Heat Sink)。
■散熱片技術、電動風扇技術

 在IBM PC之後,即便是PC XT、PC AT等也都還是維持僅電源供電器部分有用上風扇,其餘的運算電路部分皆完全倚賴對流散熱,不過在80286後期與80386前期時開始有讓CPU使用散熱鰭片(Heat Sink,簡稱:散熱片),這是在80286將運作時脈的頻率從16MHz提升到20MHz時所使用,另外80386SX也有使用,除此之外x86處理器多半用新封裝、新製程的技術方式來克服散熱,使其保持不用散熱片也能正常運作,如此一直到80486SX-20、80486DX-25為止,此後的80486DX-33就幾乎都要搭配散熱片,甚至要電動風扇(Fan)來散熱。

 雖說自80486DX-33之後的x86處理器都會用上散熱風扇,不過除了處理器外,主機板上的其他電子元件都還不用特別的散熱設計,仍然是使用傳統的對流散熱。

 ■硬體監督技術

 接著進入Pentium世代,在Pentium世代處理器的封裝外散熱技術開始有兩項改變,首先是網路電腦(Network Computer;NC)的衝擊,支持NC的業者認為PC對企業用戶而言有著高昂的維護管理成本,尤其資訊管理人員發現PC最先也最頻繁故障的就是風扇系統,因此經常要花費心力來保養、換新風扇,或者風扇故障仍無法察覺,以致PC逐漸過熱而導致當機,使企業用戶蒙受損失。
[upload=gif]UploadFile/2007-4/0742@52RD_0610301864c6_2.gif[/upload]
▲晶片(處理器)封裝上先連接散熱片,之後再運用電動風扇加以散熱,是今日普遍的機內高熱晶片散熱法。
為此PC陣營提出了硬體監督機制的補強、改善方案,透過處理器溫度、風扇轉速等的監控,使風扇散熱效率減弱或失效等問題能獲得事先的預警,以預防PC的過熱及當機。

 ■致冷器技術

 其次是處理器用電愈來愈兇且愈來愈熱燙,用電動風扇散熱已逐漸難以因應,因此開始有業者提出用熱電致冷器(ThermoElectric Cooler;TEC)的方案,將致冷器裝置於處理器封裝的上端,然後再將散熱片、電動風扇裝置於致冷器之上,如此致冷器快速將封裝表面的溫度導引到散熱片上,然後再用風扇加速對流,以此使熱獲得更快的消散。

 硬體監督機制與致冷器,都約在1996年、1997年間提出,硬體監督機制從提出到今已經成為各型款PC的基礎管理功能,而致冷器則因諸多因素而未能持續,一是致冷器與電動風扇相同,自身也需要耗用電力,屬主動式的散熱器(Active Cooler),且相同的熱能消散要比風扇耗用更高的電力,致使PC的總體用電量大幅增加。

 致冷器的另一個問題是:若設計與考量不當,致冷器的強力散熱效果會使周遭的空氣凝結成水,如同從冰箱拿出一杯冰水放在室溫的客廳,杯子因過於冰冷而使杯子的外部表面開始凝結出水滴(杯外附近的空氣遭受冷卻),致冷器若因強冷而將空氣凝成水滴,且水滴未全然蒸發而流至電子系統板上,就會招致危險。

 不過,之後業者將硬體監督機制與致冷器結合,當偵測到處理器溫度降低時,也會連帶控制致冷器將冷卻效率降低,如此就不會發生冷卻過度而產生空氣凝結成水的問題,使致冷器用於散熱設計的實用性獲得提昇,然而致冷器的冷卻用電效率依舊偏高,所以依然只在高階高熱處理器(或GPU繪圖處理器)上使用,而未大量普及。
[upload=gif]UploadFile/2007-4/0742@52RD_0610301864c6_3.gif[/upload]
▲2000年Apple Computer公司推出的個人電腦:PowerMac G4 Cube,就以全機完全無風扇為其特點,完全只用散熱片進行散熱。
■嘗試捨棄風扇 失敗

 Pentium世代之後是PentiumⅡ世代,由於PentiumⅡ處理器捨棄過往傳統的接座式連接,而改採卡匣型態的插槽式連接,如此使處理器的體積大增,同時也因此讓Intel有意改善處理器散熱的想法,期望不再用額外消耗電能的風扇散熱,而只用不需電力的散熱片、被動式散熱器(Passive Cooler),不過由於PentiumⅡ處理器實在太熱,即便可裝置比過往處理器更厚大的散熱片,依舊無法完全因應,所以後續(266MHz以後)的PentiumⅡ仍然回歸到風扇散熱的作法。

 ■熱導管技術

 因體積與面積的大增,而短暫嘗試完全回歸到無風扇的純散熱片散熱時代,這主要是指桌上型電腦所用的PentiumⅡ處理器,而筆記型電腦所用的PentiumⅡ,也因為高熱問題也引出了新的散熱手法:熱導管(Heat Pipe,大陸方面直接翻譯成:熱管)。

 熱導管與散熱片相同,散熱運作時都不需要使用電能,屬被動式散熱器,熱導管過去是用在航太領域以及大型主機(或其他相關的大型運算設備、系統),然而行動用的PentiumⅡ處理器發出太多的熱能,加上筆記型電腦不似桌上型電腦,並沒有太寬裕的機內散熱空間與電能,尤其是電能問題,在電池電能有限的情況下必須盡可能不使用風扇、致冷器等額外用電的散熱方式,否則筆記型電腦的待機時間、電池使用時間將會更加縮短,如此外出攜用的價值與意義也會打折扣。

■挑戰零風扇 再度失敗

 嚴格來說,個人電腦除了IBM相容機(x86架構)外也包含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的麥金塔(Macintosh,俗稱:Mac)系列,而Mac電腦向來標榜創新,過去至今一直是IBM相容PC的追趕、抄仿對象,Mac電腦在1999年、2000年間也在散熱設計上嘗試突破,即是從第二代的iMac(1999年)以及PowerMac G4 Cube(2000年)的機種上,嘗試全面棄捨風扇式散熱,不僅是處理器用的風扇,包括電源供應器部份的風扇也要棄捨。

 麥金塔個人電腦嘗試全面揚棄風扇的原因並非是「維護管理」方面的考量,而是「使用舒適性」方面的考量,由於風扇運作時容易產生噪音,而麥金塔電腦的使用者多數都從事創作、設計性質的工作,且習慣於深夜工作,如此較能夠專注或產生靈感,然而寧靜的深夜卻因風扇噪音而不得安寧,反而妨礙、影響了工作情緒。

 取消風扇後的作法其實與過去Intel的嘗試相同,改以較厚大的散熱片來幫助散熱。不過,這項嘗試似乎也未成功,不僅PowerMac G4 Cube有過熱問題,且後續的麥金塔電腦也依舊使用風扇。

[upload=gif]UploadFile/2007-4/0742@52RD_0610301864c6_4.gif[/upload]
▲2004年Apple Computer公司推出新款的PowerMac G5個人電腦,該電腦使用2顆2.5GHz的PowerPC 970FX處理器,並用上水冷循環的散熱系統(圖中G5字樣的鐵盒內)。
■動態調控技術

 再次的挑戰雖然失敗,但用戶對電腦運作寧靜度的意識也已經抬頭,然風扇依然是「必要之惡」,因此有了折衷的作法,即是調適性的控制風扇轉速,由於風扇轉速愈快也也意味著噪音的提升,所以除非處理器溫度上升,否則不對應提升風扇轉速,讓風扇轉速與處理器溫度呈隨時動態性的正比對應調整,以此來減少風扇噪音量。

 ■循環水冷技術

 在使用了通風孔、散熱片、電動風扇、致冷器、熱導管等散熱技術後,個人電腦依然持續尋求更精進、良善的散熱方法,對此方案業者引入了水冷散熱(Water Cooler)技術,2004年Apple推出新款的PowerMac G5個人電腦,該新款電腦使用2.5GHz的PowerMac G5(PowerPC 970FX)處理器,較之前的1.8GHz、2.0GHz版的處理器更為快速,然而也更為熱燙,過去1.8GHz、2.0GHz版仍可用散熱片與風扇散熱,而2.5GHz則是加入了水冷式循環散熱,但同時也仍然要散熱片與風扇的搭配,等於同時用上了三種散熱技術。

 水冷散熱的原理類似冷氣機,即是在一個密閉的循環管內裝入冷媒,並透過壓縮機(馬達)的運轉使冷媒於管內循環,由冷媒快速吸取處理器的熱量,並將熱量運到外端他處後加以均化消散。

 水冷散熱技術除了冷卻(吸熱)效率佳之外,另一個優點是低噪音,由於是在密閉管內進行冷媒循環,所以運作上相當寧靜,良善設計上可以低於30分貝(相當於人類耳語的程度)。相對的,電動風扇並不易降低噪音。

 既然使用上馬達,所以水冷散熱為主動式散熱,此外水冷散熱在設計與產製時也必須相當嚴謹可靠,理由與致冷器相同,倘若水冷的循環系統有所疏漏,使管內冷媒液體外洩,會對電路板造成損害。

 事實上PowerMac G5並非是第一個使用水冷散熱的桌上型運算系統,早在此之前迪吉多(Digital Equipment Corp.;DEC)公司的Alpha電腦即有使用,不過此屬於工作站電腦,而非一般的個人電腦,此外過去在x86 PC的個人改裝、組裝市場中也早有嘗試水冷作法。

 在PowerMac G5使用水冷系統後,日本恩益禧(NEC)公司也在同(2004)年推出採用水冷技術的電腦,且為x86架構,NEC的ValueStar G Type TX桌上型個人電腦(Pentium 4)也使用水冷散熱系統。此外NEC也在其PC架構的伺服氣上使用水冷散熱。

 要注意的是,Apple與NEC雖都採行水冷系統,但所用的管內冷媒卻不相同,Apple用的是純水,而NEC用的是甲醇。

 ■持續突破

 很明顯的,散熱設計所考慮的,絕不單單只是效率問題,還要考慮空間、體積、寧靜、電力、維護、安全等問題,甚至成本也必須在意,特別是PC日益低廉的今日,而新的散熱技術也通常意味著較高的實現成本,如此在更熱燙、更低廉之間求取平衡,將是PC散熱設計的重大課題,特別是過去曾發生過為了精省成本,將原本該用三根熱導管的機內散熱系統降成只使用兩根熱導管,進而在出貨後過熱當機而影響聲譽,由此更可知散熱設計的重要性。
[upload=gif]UploadFile/2007-4/0743@52RD_0610301864c6_5.gif[/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3 17:13:47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5-5 16:35 , Processed in 0.04966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