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7|回复: 0

学习和参加PMP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8 16: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眼间,PMI考试已经过去许久,昨天参加了清晖组织的一场关于项目管理的讲座,听着台上郭老师字字珠玑的精彩讲解,看着幻灯片中那些熟悉的名词与概念,很难不想起PMBOK学习和PMP备考的点点滴滴,在这里记录下来,也算是正式的总结与回顾。

参加培训的第一天,简老师曾经问过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参加PMP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我当时的回答是“希望从学习中解答自己工作中的一些困惑”。这个问题先按下不表,待最后再回头来看。

在前后持续3个月的学习中,对PMP的认识也经历了几个过程。首先,在对13章内容的第一遍通读中,就被PMP的严谨和宏大所震撼,42个标准过程,十大过程组,以及众多过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众多闻所未闻的工具与方法,信息量之大之深之广一时感到无法承受,幕然间觉得自己是不是不该报这门课程,实在是太艰难了一点。此外,那么多ITTO,初看起来都长一个样子。

硬着头皮开始上培训课,随着简老师的不断讲解,结合实际引导我们理解PMP项目管理的模式,渐渐的,那些看起来鼓噪无味的ITTO变得鲜活起来,不再死气沉沉枯燥无味,在学习与温习过程中,也会很自然的拿曾经做过的项目去品味PMP中的过程、工具与方法,思考那些是曾经实践过但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PMP的ITTO,如果再给自己一个机会,该如何应用哪些ITTO去改善或者解决当时项目碰到的问题,是不是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就这样,经过课前的通读、培训课上老师的讲解与引导、课后的精读与反思,已经能够理解PMP的绝大部分内容。

这当然不足够,还需要备考,备考与前面的学习过程并不相同,在通读精读全书的学习基础上,需要去除细节,抓住主干,强化记忆,以42个ITTO和十大过程组为线,把ITTO的输入输出与工具方法能很清楚的关联起来,虽说这是为了备考,但是同样让自己对PMP的认知更加清晰起来。就这样,熟悉、理顺、明了ITTO间的关系,理解了工具与方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效果,开始试着做各章课后题与模拟试题,虽然很多题目仍然模棱两可,但是也有很多题目有了清晰的答案。

经过全部课后作业和三套(不包括两次模拟考)的锻炼,对PMP考试题目的类型,考题设计都有了足够的了解,也积累了一点答题的经验。最后的两次模拟考,特别是姚老师对模拟考卷的逐题讲解,纠正了一些自己与PMP思路想法不一致的地方(其实就是面对题目设计的场景时,自己的视角与习惯性思维),能真实感受到每份考卷自己都有在提高,从第一份考卷勉强答对一半多,到最后一份答对超过四分之三,很大的鼓舞了自己,增强了考试通过的信心。虽然我们是第一批参加第五版PMBOK考试,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令人欣慰,3M2P。但无论如何,PMP的学习过程带给我的绝不仅仅是PMP认证考试通过的结果,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接触了体系化的项目管理理论与通行的工具、方法,很大的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和思路,也提供了一个机会去审视并反思曾经做过的那些项目,进而渴望能在未来的项目中践行PMP中的内容。

最后,回到开篇提到的我对简老师问题的回答“希望从学习中解答自己工作中的一些困惑”,这个目标,我实现了一半,对项目管理,我从PMP中了解到了很多以前并不知晓的东西,PMP为我指出了一条项目管理的大路,但不是给我一把万能钥匙来解决所有项目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我继续不断的在项目中学习、践行、体会PMP。至少,我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报考PMP培训和考试真的获益良多,感谢清晖的简老师,蔡老师,谢谢他们的精彩讲解与耐心指导,培训中的许多实例讲解远非自己看书所能体会与理解的;也要感谢清晖对整个培训和备考的细致安排和组织,让整个过程都很顺利和愉快。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3-28 19:08 , Processed in 0.05830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