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2|回复: 0

惊天大阴谋?李鸿章所谓卖国的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6 12: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满清入主中原以来,为维持其对汉民族的绝对统治,满蒙贵族对新的军事技术及火器一直采取完全排斥的态度,顽固保持他们的骑射传统及其建立于其上的军事优势。诚然,对于隔离于工业化进程之外的大清国及远东诸邦,这种政策对内部的管制确实十分有效。在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的主要威胁均来自境外而不是中原地区的汉族势力。鸦片战争以后,火器的威力确实令清朝统治者感到恐惧和威胁,他们有学习西方技术的动机,但在“宁给友邦,不与家奴”统治规则下,这种热情却有十分的保留。防内仍然是清廷的首要目标。
     
    因此,在1840-1870之间的三十年,中国的现代化没有什么进展,但期间发生的一场大乱却给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机会。太平天国动乱,在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同时,却也做了一件好事:它摧毁了清国的国家军事主力----以骑射为本的八旗军队。最后,消灭太平天国的使命是由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来完成。这两支军队的特点是:由汉人指挥且由汉人组成,不受满蒙大员节制;配备现代火器基本由步兵构成。这完全违背了清朝的祖制,同时也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掌握了军权的汉族官员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掌握了清朝的政权,淮军后来成了清国的国家军队,但军队的将领却都是李鸿章的亲信,在一个传统上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国度,李鸿章当时的份量有多重就可想而知了。
     
    而李鸿章也不象后来历史上描述的那样,除了热心于卖国之外,没有做什么好事。这位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建矿山,搞航运,设工厂,办电报,修铁路,开银行,忙得不亦乐乎。可以想象一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后面拖个大鞭子的清国员工在做现代化的事,情景肯定比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要搞笑,但不可否认的是,李氏这一折腾,当年的一个小渔村的上海却不小心成了远东的第一大城市。当然,李氏感到骄傲和腰杆儿硬的是他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清帝国海军主力,号称全球实力第三的舰队。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表面风光的李鸿章,却遭遇来自各方的暗算。尽管一向滑头的李氏一再向朝廷表示忠心,但手掌清国海陆两支大军的李氏却无论如何不能让其主子----满蒙贵族们放心(结合以后的历史,可以想象,李氏要造反,肯定要比孙文容易多了),他们不时地给李氏使绊子,其他的汉族官员出于不同的动机,也经常给这位李同志下菜(翁同和、张之洞、张佩纶可以算是三个代表),这虽然影响李氏的改革开放事业,但对于财大根粗的李氏来说,不是致命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5-2-19 00:25 , Processed in 0.04624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