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5|回复: 0

[讨论] 重裝CPU、GPU時代下的機內散熱設計(4)電子散熱設計、管理速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9 14: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是否相信?電子產品的散熱技術、散熱管理等的設計,其重要性正與日遽增中,有愈來愈多的電子應用在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到熱的問題,但同樣的應用設計在過去卻沒有問題,或是使用簡單的追加設計就能解決,如今卻無法用相同的作法來打發。

 另外,從今而後的散熱設計也愈來愈艱困,過去的散熱設計主要即在於保護性,保護產品在運作時不致發生過熱,或在過熱之前加以因應,而今這只是散熱設計的最初步,現在則有更多的取向、因素必須去滿足。

 因此,本文以下將討論今日電子散熱設計的兩個層面:1.有哪些電子設計應用需要在散熱方面投入更多的心力?為何過去不用而今日需要?2.散熱設計除了達到過去一貫的「避免運作過熱的保護」要求外,今日又有哪些新的設計要點必須重視與留意?
[upload=jpg]UploadFile/2007-4/0749@52RD_{77D49A6D-7393-4F15-B0BC-6DDAE62523B8}.JPG[/upload]
■製程不斷縮密的挑戰

 今日電子散熱設計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半導體製程仍持續不斷的縮密,從90nm、65nm、邁向45nm,製程縮密的同時漏電功耗也遽增,以致在相同的單位面積內,所需要的用電量與廢熱產生也愈來愈大,1997年的PentiumⅡ不過58瓦特的用電,在當時已是怪獸級的空前用電,而今即將問世的Intel四核版處理器卻已經破200多瓦特的用電,並直指300瓦特的大關,就連處理器在閒置的省電狀態下都需要100多瓦特的電量。

 不單是製程更縮密、裸晶電路面積更嬌小化,相對的晶片封裝面積也在嬌小化,近年來常言的晶級封裝(Chip Scale Package;CSP)只允許封裝面積比裸晶面積大個50%,使得散熱面積與以往相比更加有限。

 更令人頭痛的是,過去高熱化的晶片通常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只有中央處理器需要額外的散熱關注與設計心力,特別是PC主機板的規格標準從AT轉換成ATX時,ATX開始加入主機板上各元件配置位置的高度配置,美其名是要避免板卡插置時的空間衝突,但90年代中後期已少有長型板卡,板卡位置衝突的發生性已經很少,因此限定組件高度的絕大部分用意是為了處理器的散熱,避免處理器的氣流路徑(Air Path)遭到阻礙。

 至於現在,現在PC機內不再只有中央處理器是高熱發散元件,繪圖處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成了第二號重點,有時甚至凌駕於CPU,特別是近年來GPU在電晶體用量上有超越CPU的趨勢。更進一步的連晶片組也開始高熱化,90年代後期的若干款PC晶片組已開始需要配屬散熱片,而今有些主機板製造商已經為晶片組加裝電動風扇,特別是主機板不知道會配置到哪種機殼內,因此必須以最壞的機內氣流環境設想、打算。
[upload=jpg]UploadFile/2007-4/0749@52RD_{5455D668-8260-4E62-8CBE-01E7B291A91C}.JPG[/upload]
除CPU、GPU、晶片組外,記憶體也開始高熱化,自DDR SDRAM、DDR2 SDRAM開始記憶體模組也需要配屬散熱片,這在過去根本不需要,不單是如此,已經獲得JEDEC定案通過的新標準:FB-DIMM(Full Buffered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更是讓記憶體的熱問題更加嚴重,一條DDR2 SDRAM約耗用4瓦特∼5瓦特的用電,改採FB-DIMM設計後,由於追加了AMB(Advanced Memory Buffer)的轉換、橋接晶片,使每一條DIMM的用電達10瓦特∼11瓦特的倍增。

 更痛苦的是,FB-DIMM就是為了更密集、大量配置記憶體模組而設計,FB-DIMM的推行者表示:在標準相同的線路數目、相同的電路板面積內,FB-DIMM能夠比傳統DIMM多出三倍的模組配置量。如此仔細一算,傳統模組換成FB-DIMM都足以讓用電倍增,若再想發揮FB-DIMM的密集、大量配置模組,則會使相同的電路板面積比過去多出5倍的用電(發熱)量。

 另外,近年來成長快速的FPGA也在散熱問題上不可忽略,大型、高密度的FPGA已經達上千隻的接腳,同時也積極採行最新、最縮密的半導體製程,只是一般量產的PC中不易見到,但在其他電子設計應用中,大型FPGA的散熱問題也必須要開始考慮。

 凡此種種,或許可以用另一種說法來概括:「摩爾定律」這帖藥方持續有效,但藥效之外的「副作用」卻也愈來愈大。尤其製程再更縮密後,裸晶的發熱位置將更縮小、集中,如此晶片封裝的散熱技術就更重要,能否將裸晶的熱,快速且平均導到封裝面積上,也成為封裝工藝上的一項空前新挑戰。
[upload=jpg]UploadFile/2007-4/0749@52RD_{50D90BA4-71A7-425C-81C3-280DF50AC5AE}.JPG[/upload]
■短小輕薄的設計壓力

 有些人以為只有手持行動用的掌上型電子產品,才會有短小輕薄的設計壓力,事實上幾乎所有使用、應用層面的電子產品,都遭受空前的空間設計壓力。

 手持式在此就不用多提了,各位看看居家客廳的電視,平面化電視是今日的趨勢,平面化電視的標榜也包含了「薄型化」的特點在其中,如此也等於限縮了電視機內可用的散熱空間。

 即便不談論LCD、PDP等數位薄型電視,而來談論使用CRT陰極射線管(俗稱:映像管)的傳統電視,在其發展的後期也開始標榜「短管」、「超短管」,也就是限縮映像管的長度,進而使電視的厚度減少,如此一樣使機內散熱空間減少。

 除了電視機外,再看看會議簡報、家庭劇院所用的投影機,投影機也一樣愈來愈講究短小輕薄,過去需要用手推車搬運的投影機,如今已經小到可以用手提箱攜行,有些甚至已經到只比便當盒大一點的水準,所以投影機也同樣面臨機內體積限縮的問題,連帶的也給散熱設計更大的壓力。
[upload=jpg]UploadFile/2007-4/0749@52RD_{78D5F110-D478-40E6-BEE4-7F6BEF4A8D43}.JPG[/upload]
再者,各位看看高效運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HPC)領域的超級電腦,網際資料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的端緣運算佈建、刀鋒伺服器,這些運算設備愈來愈重是的不再只是效能,也不再只是價格效能比,而是效能用電筆、效能體積比,特別是效能體積比,由於機房佔地有限,不可能在短時間獲得拓建,所以現在的超級電腦、伺服器用戶都比過去更加要求:必須在相同的機房、機櫃空間內,裝入更多部伺服器、更多顆處理器,如此最後還是一樣:苦了散熱設計。

 而且,現在的機房業者愈來愈講究用電的精省,因為電費在業者的營運成本中佔有極高的比重,新設備若需要更高的用電,或在地發電業者將電費漲價,將明顯衝擊與影響其收益,所以業者也會盡可能希望使用最省電的散熱作法,如此使用電能進行散熱的電動風扇、致冷器、水冷循環等技術將有較大的顧忌,而必須更加善用散熱片、熱導管等不需電力的技術。

 ■高亮度、高功率LED應用

 再來就是新電子照明所產生的散熱問題,由於藍光、白光LED在亮度方面的技術突破,使LED成為新興的電子照明應用,過去用EL、CCFL做為背光(Backlight)的LCD顯示器,如今開始改用LED/WLED做為背光,然而就用電效率與散熱等特性而言,LED/WLED並沒有過去EL、CCFL等來的理想。

 特別是在大畫吋的電視應用上,大畫吋電視若以LED/WLED為其背光,則LED/WLED的使用數量將相當高,達數百、上千之譜,加上必須密集排列、配置LED/WLED,如此散熱問題也就更加嚴重,這迫使背光部分必須用上電動風扇來加速散熱,不過這也經常招致消費者抱怨,他們在觀賞電視時不僅聽到節目的聲音,也聽到了不想聽到的機背風扇聲。

 LED/WLED不僅用於液晶電視的背光,另一個被看好的高亮度LED應用是汽車的車燈,特別是頭燈的部分,一旦頭燈也改用LED照明,則全車就有機會達到完全以LED做為照明與指示的設計,進而完全棄捨過去的車用照明技術。

 不過,過去WLED不能做為汽車頭燈、主照燈,而只能做為方向燈、指示燈的原因,就在於亮度問題,而今開始可行的原因是在於LED業者積極在亮度技術上突破,然而積極於亮度方面的結果也產生了相同的老問題:更大的功耗與散熱,因此車頭燈改用WLED已是可行,且有愈來愈多的車款如此採行,但散熱設計也就必須比過去更加投入與費心。
[upload=jpg]UploadFile/2007-4/0749@52RD_{A796A815-37B1-42F2-A5A6-1E1535744069}.JPG[/upload]
當然!WLED不僅在液晶背光或車用燈,包括紅綠燈的交通號誌,以及美術燈等各種照明層面都開始普遍使用,這同樣要考驗散熱設計,特別是這些照明應用都是長時間使用,且經常在各種公眾環境使用,如此散熱方面就更難設計,尤其風扇最忌沙塵、濕淋等問題,在客廳、辦公室可以用風扇,但在公眾環境用風扇就有較大的困難。此外也開始有業者用LED/WLED做為投影機的燈泡,如此對過去的投影機散熱設計師而言,也必須適應新的散熱設計方式。

 ■金磚四國市場也重視散熱

 最後,以金磚四國為目標市場的電子產品,恐怕也得比過往的相同產品更注重散熱問題,單以PC為例,在先進國度中PC多是在有完善空調的辦公、居家等場合中使用,但在金磚四國市場,由於現有購買力的因素,可能會先推行公用電腦,如Intel的Community PC、Microsoft的FlexGo等即是此種構想的代表,然公用電腦所處的公眾場合、環境可能相當高溫,如此以外部空氣對流以進行散熱的作法(如散熱片、散熱風扇)將會打折扣,恐必須更考慮內部熱交換作法的熱導管、水冷循環設計。

 此外,金磚四國市場的交通便利性尚不如先進國度,加上金磚概念產品多半訴求平價,如此就必須減少銷售後的支援維修,所以必須盡可能少使用電動風扇技術,理由是:與其他散熱技術相比,電動風扇的組件壽命較短,經常頻繁保養與換新,且若以印度為使用設想,還必須防止沙塵、昆蟲等對風扇的影響,因此風扇部分還必須比過往有更好的抗塵侵、抗蟲入等設計。

 凡此種種,都在在說明:散熱設計、散熱管理已到了空前的新挑戰局面,散熱不僅要穩定可靠,還要舒適安靜,還要因應產品的短小輕薄,還要盡可能節能,散熱設計不再只是專注於避免運作過熱,從今而後有更多更多因素層面需要列入考慮。


[upload=jpg]UploadFile/2007-4/0749@52RD_{6E997D3A-038F-4DD2-8481-02B7F4F484B9}.JPG[/uploa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11-23 07:44 , Processed in 0.09834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