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46|回复: 1

故事点与功能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0 11: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培圣(北京软件造价评估技术创新联盟)
这些年来,关于“敏捷”的话题兴起、沉寂、又再度有些热闹。
最近,我们经常遇到客户咨询如何进行敏捷项目的度量?刚好看到国外的杂志上有相关的文章,大致翻译+自我阐述,与大家共享。
国际上,软件度量的标准方法是“功能点”(FP),这也是ISO标准,本身有近40年的历史。是一种严谨的、可取得一致性结果的方法。
随着敏捷方法论的出现,新的度量方法也就诞生了,那就是“故事点”(SP)——方法历史较短,至今没有形成国际标准;是相对的,主要是基于团队的自我感知。

我们遇到业界中三个常见的问题:
1、故事点与功能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敏捷项目的度量能用功能点方法吗?
3、故事点比功能点更快、更容易吗?
第1个问题,——
故事点是一种“相对”的度量,敏捷小组先选定一个最简单的故事,其规模=1,其他的故事的规模,与之相比较,用“斐波那契数列”来(1,2,3,5,8,13)相应的表示。不同敏捷小组选定的基线是不一样的。

而功能点则是有明确定义的,不同团队可取得一致性的度量结果。
在估算故事点的时候,团队总是难免要考虑到产品之外的因素,例如:需要投入的工作量。而功能点分析的时候,只考虑产出物自身的功能和特性,以及复杂程度。
故事点的方法,基本上是开发者视角。
而功能点方法,是用户视角,或者说是业务视角。可以同时为开发者和最终用户服务。开发者用来管理项目的产出,最终用户(Product Owner),可以用此来建立预期——通过明确地去定义产品的功能和特性。
第2个问题,敏捷项目肯定是可以用功能点方法的。对于敏捷,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度量规模,并进行一系列的绩效管理。
敏捷项目的每个sprint周期已经固定了,一般是2个星期。所以,在这个层次,我们推荐敏捷团队继续使用故事点的方法。

而在整个项目的层次,例如在这敏捷项目开始时,或者有产出物时,功能点方法更加有效。
项目开始时,可以用功能点来估算整个backlog的规模以及成本、工期。而在项目结束时,可以用功能点来统计实际的产出规模,计算实际的生产效率;比较敏捷与其他方法的绩效。

第3个问题,答案也是肯定的——故事点肯定是功能点更快、更容易。
使用故事点的方法,几乎不用什么培训和练习,所有的人都会很快的掌握和应用。
而功能点方法,使用者需要有专业知识,并经过大量训练;需要了解用户故事的详细信息。(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要成为一个熟练的功能点专家,需要科学的培训,并进行大量的训练。)

故事点方法提倡敏捷团体在一起讨论,为用户故事计数,以此来衡量故事的难度和所需的工作量。 如此,可以保证敏捷团队都能够很好地理解故事。
而功能点方法的使用,让敏捷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这方面的技能是不现实的,通常的做法就是在整个组织层面成立“功能点专家小组”,为各个敏捷团队服务。
无论如何,将敏捷团队成员纳入规模估算的工作中,要比让他们强迫接受功能点专家的结论要强。(这一点,我们在很多咨询项目中都是如此。我们大量的培训了客户的需求、开发、测试以及项目管理和过程改进人员,让他们也尽量地参与到度量过程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快和容易”不是关键,关键是你需要什么样的度量,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更好地管理产出物、制定决策、管理预期。
故事点度量的最大缺陷就是“缺乏一致性”,在一个敏捷小组的内部,用此方法是不成问题;但是不能在多个敏捷团队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对于整个组织而言,需要的是——建立生产率基线、缺陷密度基线、测试案例密度基线、产品路线图、年度预算、人力资源计划等等。
对于这个组织级的管理需求,使用功能点方法,可以有效地来建立度量基础。
除此之外,功能点方法也可以帮助组织迅速提升业务分析、需求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IT组织从“成本型”向“价值型”转型。
发表于 2017-3-20 16: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11-26 12:54 , Processed in 0.04502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