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6月7日,明基宣佈購併西門子(Siemens)手機部門,至今屆滿1年。回顧這段時間,歷經慘痛虧損的明基,針對手機部門營運做了哪些調整,又何時可望成為真正的一線手機大廠?本文將從其研發與製造據點的轉移,以及新產品、行銷通路與市場佈局等面向,檢視明基手機事業現況與分析其未來發展。
[upload=jpg]UploadFile/2006-6/0668@52RD_图片1.jpg[/upload]
<P>合併西門子手機2季 明基大虧110億元</P>
<P>明基收購西門子手機部門於2005年10月1日合併完成,之後,明基連續2季發佈大幅虧損的財報。2005年第四季明基營業費用隨導入西門子手機事業、業務型態調整而大幅攀高,造成營業淨損高達新台幣90.6億元,稅後淨損新台幣逾60億元。</P>
<P>
<P>當時由於新手機還未上市,加上積極處理部分低階、甚至負毛利的產品,共低價出清新台幣10億元以上庫存,使得明基整體毛利率偏低,且絕大多數虧損都來自於手機部門。此外,合併西門子手機所產生的負商譽,按會計原則,先沖減長期資產,其餘金額再分期轉回收入,導致明基第四季負商譽轉成收入金額減少,進而衝擊財報。</P>
<P>
<P>2006年第一季明基手機部門毛利及平均銷售單價(ASP)有所改善,但營業虧損仍達新台幣83.3億元,稅後淨損則為新台幣近50億元。總計2季以來,明基稅後淨損高達新台幣110億元,虧損之大超出各界預期。</P>
<P><IMG src="http://www.52rd.com/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http://www.52rd.com/bbs/showimg.asp?BoardID=63&filename=2006-6/0668@52RD_图片2.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52rd.com/bbs/showimg.asp?BoardID=63&filename=2006-6/0668@52RD_图片2.jpg" border=0></A></P>
<P>事實上,過去明基以代工與品牌2條腿走路,從財報結構到運作模式,距離純品牌的公司都還有一段距離,直到收購西門子手機事業後,取得品牌躍進的機會,進而認真思考切割代工與品牌的必要性,也讓財報還原到應有的成本結構。</P>
<P>
<P>此外,財報大幅虧損也促使明基加速調整體質,於2006年4月相繼完成友達及廣輝,明基光儲存製造與建興2樁整併案,凸顯其已進行一段時間的聚焦策略。如此有助於明基將主要資源集中在品牌經營與主要產品線(包括手機)上,應是公司發展的正確方向,但該公司手機事業何時轉虧為盈,卻一直是業界關心的焦點。此時檢視明基針對此方向所做的各項營運調整,將是獲得答案的第一步。</P>
<P>製造向亞洲集中 研發據點重整較無包袱
明基併入西門子手機事業後,陸續重整2家公司原有的研發與製造據點。製造據點方面,西門子原本在德國Kamp-Lintfort、上海、巴西Manaus各有1座手機工廠;員工多達2,000名的Kamp-Lintfort工廠生產手機成本相對高昂,因明基承諾該工廠至2006年底前不裁員,現階段仍維持過去佔西門子手機40%的產能。
儘管如此,明基仍逐步將西門子歐洲產能移至上海廠和明基蘇州廠。上海廠、蘇州廠以及明基桃園廠手機年產能目前共為4,000萬支,加計德國、巴西廠後,手機年產能共計6,000~7,000萬支。
為因應全球手機出貨朝10億支大關邁進,明基計劃將逐步擴增手機年產能到1億支以上,擴產重點仍將以亞洲廠(台灣、大陸)為主,尤其蘇州廠尚有5~6倍的擴產空間,巴西、墨西哥等廠則視美洲市場出貨情況,決定是否擴充產能。亞洲製造的成本優勢,顯然是明基此佈局的最大考量。
而德國廠雖成本較高,卻可滿足西門子部分客戶對於「made in Germany」形象要求,預估短期內不會關閉,但可能以裁員、減產等替代方式,降低營運費用。
相較之下,明基對於手機研發部門的重整較無包袱,而能展現大刀闊斧作法,先是於2006年4月裁撤西門子位於德國Ulm的200名研發人員,結束該據點營運;繼而5月將位於丹麥Aalborg的250人研發團隊,出售給摩托羅拉(Motorola)。明基於合併後強調,將盡力於地點、經費、產品等營業整合,提升研發效能,因此出售Aalborg研發中心,為遵循購併西門子手機部門後營運政策的作法。
明基在歐洲研發部門的規劃將以德國慕尼黑、Kamp-Lintfort以及波蘭Wroclaw為重點,目前當地有超過1,000名研發人力。
歐洲之外,亞洲研發以台北與大陸為中心,在美洲則因西門子在巴西擁有市場優勢,選擇以聖保羅為主。亞洲是明基積極擴大研發團隊規模的重點地區,將於目前1,200人的水準,再增加超過1,000人。
經調整之後,明基手機事業呈現出製造向亞洲集中、研發在歐洲與亞洲雙核心運作的態勢,同時降低西門子在歐洲委外研發的比重;未來研發資源亦將逐步轉向人力較為低廉的台灣、大陸甚至印度。明基藉著研發人力整併,持續降低營業費用,預計在第二季財報可看出成效。
<IMG src="http://www.52rd.com/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http://www.52rd.com/bbs/showimg.asp?BoardID=63&filename=2006-6/0668@52RD_图片3.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52rd.com/bbs/showimg.asp?BoardID=63&filename=2006-6/0668@52RD_图片3.jpg" border=0></A> </P>
<P>入門機種將採委外ODM策略
明基2006年規劃新機種超過30款,大多集中在中高階產品(詳後說明),為求增加產品策略的彈性,正評估台灣和大陸手機設計公司實力,打算引進入門或低階ODM夥伴,最快2006年底就會出現委外ODM機種。
明基已接觸多家代工廠,台廠華寶、華冠、廣達等,以及大陸手機設計公司德信無線、中電賽龍等,都有機會成為明基代工廠。台灣手機廠ODM模式營運已久,具有供應鏈管理優勢,大陸廠商彈性高、速度快,2者各有所長;明基最後可能總共只選1、2家手機代工夥伴。
西門子手機原本在台灣的代工廠為光寶,但光寶於2005年7月已宣布停止手機組裝部門營運。另外,廣達、宏達電都有少量西門子ODM訂單,華寶、華冠也曾為了爭取西門子代工訂單,花費不少人力與資源。明基吃下西門子手機後,喊出2006年出貨量將有5,000萬台水準,且可能委外的低階手機仍佔大宗,因此,代工訂單花落誰家,可能影響台灣代工廠出貨排名。
除此之外,明基在盡量壓低成本的策略下,開出的生產價格要求有可能低於委由台廠生產手機的其他國際大廠,減少台灣代工大廠接單意願,若雙方條件無法配合,明基亦可能將下單對象轉向大陸業者。不過,無論選擇哪家代工廠,單單設計外包、或連同製造外包,都是明基可能作法。
綜上所述,在自製方面,目前明基手機產能頗為寬鬆,年產能達到6,000萬支以上,足以應付出貨量,因此,所有委由EMS廠製造的部分,包括過去西門子向Flextronics下單生產的量,都已收回自製,分散到墨西哥和蘇州廠,暫不需EMS服務。
但儘管如此,明基以OEM及ODM代工起家,轉為發展手機品牌後,仍深知ODM策略的必要性,尤其在部分區隔的機種,較自製更能提升生產效能、確實節省成本,此外,明基亦需為將來拉大手機出貨規模預作準備,因此,勢必將與ODM廠發展長期關係,甚至進而採取更大膽的ODM策略,包括中高階機種外包生產。
在研發部門的重整上,明基出售Aalborg研發中心,除獲得現金挹注,每月預估尚可節省約新台幣5,000萬元的營業費用支出。為因應未來智慧型手機、3G手機發展而持續增加的研發人力需求,明基可能選擇研發人力素質高、且工資相對低廉的亞洲地區,如台灣、大陸甚至印度等地,作為未來研發重鎮。
凡此生產策略、研發據點的調整,明顯皆以撙節成本為最大考量,在此方向上,明基可望一掃過去西門子手機生產成本過高的弊端。
新機種強調中高階 晶片策略趨於多元化
過去明基與西門子在產品上,共有的弱勢是在中高階市場區隔。以往西門子僅在低階市場維持不錯成績,中高階區隔幾乎完全失守,而明基也同樣面臨中高階產品線續航力道不足、市場接受度有限的景況。不過,隨著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後,明基逐漸發揮整體實力,產品向上擴及中高階機種。
明基手機在2006年1月以BenQ-Siemens雙品牌正式亮相後,平均每月以2~3款不等的速度推出新機,在CeBIT 2006大展上更發表6款新機種,目前共發表12款新機,預計於第二季、第三季陸續上架銷售。
BenQ-Siemens手機設計以超薄、先進的機構及材料為3大重點,同時,外觀融入西門子滑蓋機風格,其中不乏直追韓系手機業者水準之作。例如3月亮相的滑蓋型手機「EL71」,是全球最薄的3G手機,機身採用鋁鎂合金、不銹鋼設計,相機達139萬像素,厚度僅1.59公分,足以匹敵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同類機種。
此外,明基利用西門子多項通訊核心技術專利,搶先佈局下一代手機,3月發表HSDPA(3.5G)手機「EF91」,與三星、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同為最早推出3.5G手機的廠商,進度超前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及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
行動電視手機方面,明基採用德州儀器(TI)晶片組,發表首款支援手持式數位視訊廣播(DVB-H)標準的行動電視手機,將搭配世足賽在歐洲推出;在強化3G戰力方面,則是採用高通(Qualcomm)3G晶片解決方案,第二季推出2款3G新機,5月起在歐洲9個國家供貨,台灣市場也將在第四季主打3G手機。
明基預定於2006年發表30款新手機,當中會有20%是3G手機,顯見其不再將自己侷限在中、低階產品。BenQ-Siemens新產品結合西門子通訊研發核心技術,以及明基擅長的多媒體與外型設計,和過去明基或西門子銷售的中低價手機有所區隔。
此外,明基在採取西門子原有德州儀器及英飛凌(Infineon)等2大晶片平台外,又導入在CDMA與3G方面領先的高通手機晶片,未來新產品亦可能接納其他晶片供應商。不僅晶片策略趨於多元化,同時,明基較西門子時代導入更多亞洲廠商的低價零組件,也將省下可觀的採購成本,有利於提升新機種價格效能比。
現階段目標為提升ASP
在合併後調整庫存、短時間內市佔率無法突圍情況下,明基為加速實現獲利腳步,必須從提升手機ASP下手。西門子過去大量承接歐洲營運商的低價手機訂單,且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砍價,各季手機ASP向來居全球前6大廠之末,2005年第一季後,其ASP更滑落到100美元左右。
明基方面,自2004年不再接摩托羅拉低價手機代工訂單後,手機ASP逐漸攀升,2005年第三季達到109美元。與西門子合併後,明基2006年第一季手機ASP卻落到90美元上下,與各大廠相比,仍有極大進步空間。
<IMG src="http://www.52rd.com/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http://www.52rd.com/bbs/showimg.asp?BoardID=63&filename=2006-6/0668@52RD_图片4.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52rd.com/bbs/showimg.asp?BoardID=63&filename=2006-6/0668@52RD_图片4.jpg" border=0></A></P>
<P>明基目前手機ASP為89美元,以手機部門年度營業成本計算,預估2006年出貨量需達到4,940萬支以上,始能實現營運獲利。一般預估西門子將為明基帶來每年4,000~5,000萬支手機出貨量,若實際出貨無法達到此數字,更需拉高手機ASP,始有機會實現營運獲利,此時,產品組成(product mix)成為關鍵。事實上,目前明基低階手機佔整體銷售量的80%,預估2006年底前需將中高階手機比重提高到40%,才有望將ASP調整到127美元以上。
由於明基在整合製造、研發、採購的成效,最快反應在2006年第二季財報,同時,與西門子共同研發的較高規格手機產品,也在6月後陸續推出,輔以明基藉6、7月世足賽期間,在歐洲、中南美洲加大品牌行銷力道,種種跡象看來,新機種最快可在第三季,為明基帶來銷售量及ASP的提升。因此,2006年下半到2007年上半將是明基手機能否迅速打入全球市場、營運達到損益兩平甚至實現獲利的關鍵時刻。</P>
<P>下一重點在於市佔止跌
明基取得西門子手機事業,宣稱一躍為全球手機大廠,然而實質上,市佔率落後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甚多,也未能領先樂金、索尼愛立信,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可說是相當危急。
相較於歐美市場,明基在亞太地區有些許成績,但其品牌知名度、市佔率及行銷通路,主要由PC週邊所構築而成,對手機事業的拓展的幫助較為有限,在台灣本地手機市場佔有率,也僅維持在6~7%,未能衝破10%門檻。
更關鍵的競爭情勢在於,自2004年第四季開始,全球前3大手機品牌市佔率合計從6成起跳,2005年1~3季分別為62.9%、63.7%、64.8%,僅在第四季下滑為62.5%,但到2006年第一季又攀高達68.3%。而第三名三星與第四名間的市佔率差距,也愈拉愈開,2005年第三季起差距分別為4.5、5.8、6.1個百分點。
<IMG src="http://www.52rd.com/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http://www.52rd.com/bbs/showimg.asp?BoardID=63&filename=2006-6/0668@52RD_图片5.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52rd.com/bbs/showimg.asp?BoardID=63&filename=2006-6/0668@52RD_图片5.jpg" border=0></A>
隨著新興市場佔全球手機市場比重愈來愈高,且主流需求為少樣多量低價取向的產品,業者必須以規模經濟壓低成本切入,方能以足夠的利潤空間,支撐此區隔的競爭。而未能達到一定市佔的品牌,將被擠壓到市場邊緣,難逃虧損、甚至被其他業者整併的命運。
由此來看,儘管明基現階段目標在於力求節省生產成本、提高手機ASP,但在前3大廠市場勢力逐季擴大情況下,明基手機事業面臨的市場挑戰將會越來越嚴峻。明基真正躋身一線手機大廠的關鍵,在於是否把握時機,穩住市佔,進一步達到全球10%以上市佔率。 </P>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