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64|回复: 0

[转帖]结构设计的经验分享 -----台湾结构工程师的真实感受2(强烈推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6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结构设计的经验分享 -----台湾结构工程师的真实感受2(强烈推荐)

  品质,设计要进取,验证要保守

  「设计对品质有七成的影响力,品质不该只是品管同仁的责任。」CP直言结构工程师在品质把关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构设计涉及各种零组件的组装,零组件与供货商的选择、制度的建立、结构工程师技术与经验的累积等,都是影响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

  手机采用客制化(customization)组件,对零组件与供货商的品质控管,L.J.有深刻的感受,「目前手机组件的合作厂商以本土供货商为主,这些厂商大多缺乏制度,品质控管能力不足,因此,结构工程师往往也肩负了监督厂商的责任,协助厂商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让组件供应维持稳定的品质。」

  对于这种状况,H.W.也表示,「个人计算机已成为成熟产业的一环,零组件供货商具有一定的品质水准;相对上,消费性电子产业有更高的品质要求,外观处理也更多样化,大部分的零组件厂商都跟不上消费性电子大厂的脚步,结构工程师时常得协助厂商解决各种管理上的问题。」

  不单是手机,数字相机下游厂商参差不齐的水准往往也造成Vincent与同仁工作上的困难,「不单是零组件的品质,厂商的良率表现太差时,结构工程师也要从流程着手,设法协助厂商分析并解决制程上的问题。」

  「不论做得多好,品质永远都会是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制度的落实。」L.J.指出,相较于其它世界大厂,倭国手机大厂推出新型手机的速度之所以会比较慢,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对品质的坚持,「当速度与品质两者只能取其一时,在结构工程师的心里,品质永远要摆在第一位。」当然,将品质放到第一位,时间久了在心态上难免会驱于保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L.J.始终坚持「设计要进取(aggressive),验证要保守。」

  「在明基之前,台湾没有其它厂商做过手机,个人计算机的规格大同小异,手机的规格却是百家争鸣。」从手机部门成立之初就参与结构设计的H.W.回想整个手机研发的发展过程,「一开始,结构设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手机『动起来』,按键按了不会动,拿起听筒没声音,不能正常运作,一切都免谈。」

  做出可以「动」的手机后,结构设计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手机的耐用性与坚固程度,「规格是一种标准,一开始我们并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对象,只凭直觉制定规格,这对结构设计而言,无异是瓦上霜。随着IC贴牌经验的累积,规格制定也渐渐上了轨道,有了规格,结构设计师知道自己要做到什么程度,在设计上也就更能掌握产品的品质。」

  日制与韩制手机向来以高品质著称,要与这些世界级大厂竞争,结构工程师就不能只把目标放在做出产品上,做得出来之外,还要追求更高的品质与质感。握感是否能让消费者觉得坚实不会松动、外观处理是否能做得更细致,产品的质感就从这些小地方累积出来,在加入新功能的同时,H.W.也会看看倭国与韩国如何把手机做得小巧又精致,如何把接缝做得均匀又有美感。

  当外界影响因素多的时候,品质控管也涞媚焉霞幽眩珻D-ROM这类动件产品便是如此,CP表示,外部变量多,CD-ROM的测试项目也跟着多,然而,CD-ROM的运作会出现状况,大多时候问题是出在光盘片身上,毕竟不同品牌的光盘片不一定能在所有CD-ROM上运转,这也是CD-ROM的测试特别重视测试项目完整性的主要原因。

  速度,以团队换取时间
  不断汰旧换新是IT与消费性电子产业的特性,唯有在第一时间抢先推出新产品,才有成为机会成为市场上的赢家。「速度取决于结构工程师的技术成熟度,流程(process)与专业分工则是加快设计脚步的催化剂。结构设计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程,非个人力量所能独立完成。」在这场与时间的竞赛里,L.J.与结构工程师们以成熟的技术、团队合作、与制度化的管理领先同业。

  学校教育教的是理论,结构工程师必须在实务操作的过程中累积拆、装的经验,掌握来龙去脉,才能节省时间,然而,除了最基本的人员技术训练外,Vincent认为结构设计团队也可以透过细部分工,由两、三位同仁共同负责一个零组件的结构设计图,将所需花费的时间极小化。团队如何分工,L.J.认为方法视产品的种类而定。

  从体积最庞大的背投电视到最迷你的二、三磅投影机,众多的产品种类提高了数字媒体事业群结构工程师工作的难度,其中投影机结合了声、光、电、热、与结构,工程师必须具备系统整合的能力,才能完成设计的任务,然而,也正因涉及的领域如此广泛,工程师可以在投影机身上看到各种不同的层面,Chris相信对学机械的人而言,投影机是可以学到最多东西的产品,过程中挫折感难免,但是这些经验的累积却能让自己的基本功夫变得更扎实。

  「产品多,复杂度高,人力又有限,早上手边做的是LCD TV,下午可能就换成了投影机。」在这样的境况下,又要因应产品生命周期短的市场生态,数字媒体事业群的结构设计团队如何克服开发速度这个难题?

  「速度不可能单*一个人就能达成,唯有运用团队的力量才能追上产品更新的速度。如何运用有限的人力完成公司所交付的项目,有赖组织对项目进行与人力配置的安排,例如,让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起始点,便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法。」然而,团队合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个小组负责的项目不只一个,有些项目可能正要收尾,有的可能正在进行起始的可行性评估,也有的可能正在设法解决问题(debug),」这些工作分别该由哪些同仁负责,Chris与团队伙伴间随时都要做好协调与分配的工作。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6-6 00:43 , Processed in 0.06485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