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48|回复: 19

[讨论] PCB射频走线设计及其仿真的疑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5 20: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最近在设计一些射频电路,遇到一些问题,之前也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现在此稍做总结并咨询一下。
1:高频电路的射频输入输出走线附近是否铺地??
对于纯微带电路,例如微带线耦合滤波器之类的设计,看过很多电路表层均没有铺地。不过像频率合成器,微波倍频器之类的射频输入或者输出走线,我看过很多电路板以及大公司的参考设计,好像均铺了地,并在地边缘打了很多的过孔(如下图所示)。据说是能提供更好的回流路径以及实现更好的屏蔽作用。不知是否是这个原因??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11-12/20111252027384922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11-12/20111252028172744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2:如果需要铺地,并要打过孔,一般对于过孔的尺寸以及过孔之间的间距有无要求???

3:对于上述铺地的射频传输线,如果要设计50欧姆的特性阻抗,用ADS进行仿真设计的时候,是选择MLIN还是CPWG模型???

个人觉得该铺地肯定会对于射频走线的特性阻抗产生影响,还是用CPWG模型计算更为合适。该问题,52RD论坛也有类似的帖子,有网友指出CPWG的G大于一定数值的情况下,CPWG与MLIN计算的结果很接近。
不过本人做了下计算,发现并不是这样。
举例如下:板厚20mil,介电常数3.5,铜箔厚度1盎司,要实现50欧姆特性阻抗的传输线,分别采用MLIN模型和CPWG模型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MLIN:线宽43mil;
CPWG:G为13mil时,线宽36mil;
CPWG:G为30mil时,线宽43mil;
CPWG:G为100mil时,线宽49mil.
由此可见,当G为30mil时候反而CPWG计算出来的线宽与MLIN模型很接近。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特此发帖,希望各位大侠批评指教,共同探讨一番。[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3 RD币</font></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表于 2011-12-7 22: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用polar試試。有類似的模型。孔徑我們一般用的是10mil。間距嘛,個人覺得關係不大,能夠保持迴流路徑的完整性,並且在有鋪銅形成了一個長條的地方,我覺得還是打孔到另一面行程回路比較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7: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要保持1.5倍距离,如果按照我说的例子,板厚20mil 介电常数3.5 铜箔厚度1盎司,按照微带模型算出的线宽43mil,然后边上铺地,保持约60mil的距离,并沿地边缘打过孔就可以了???计算正确与否??仿真软件我一般采用ADS,应该够用了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9: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线距地的宽度,微带一般至少保持1.5倍线宽的距离,这个要具体看,仿真软件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实际看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9: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平面波导,或是微带线,旁边的包地都沿线打孔,造成良好包地,实际如果要求不高,孔间距差不多就可以,没有太大的影响[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1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8: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上的回复,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讨论讨论。[em08]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6: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单位同事设计的基本都铺地,打过孔。
过孔的间距我个人认为是有要求的,同输入信号的频率有关系,或者说是波长。
不知道对不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9: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知道,只是请你注意一个事实,微带电路的加工是有误差的,即使50欧对上75欧的驻波也不超过2[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1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发帖,如有不合适之处望多多包涵,先顶下自己。。[em01][em01]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3: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希望楼主多发些技术贴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1 19: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频时,走线两边的地上须加两排过孔,孔径12mil,孔距37-40mil,两排孔位置应错开半个孔距;不得以时可减少一排过孔。空白区域铺地并尽量安排接地孔,接地孔孔径12mil,空心间距大于40mil。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1 10: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7: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3-5倍线宽的间隙是个普遍的说法(我没找到依据,哪位坛友有相关资料麻烦共享),这应该是因为间隙过近的话,模型会由微带线变为共面波导吧。
过孔的尺寸我前面分享的资料里有介绍:最好大于14mil,这是为了孔内沉铜的效果好一点;过孔间距与频率有关,应不超过20分之一波长,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8 00: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如果是差分线,如图二红色所示,就算是射频,两根金属线之间也是不能铺地的,但是在线的外围可以铺地。

射频线铺地这个事情,主要看你板子的面积和成本,因为铺地和射频线过近的话,会改变射频线的阻抗,产生不必要的驻波,影响信号质量,所以要对铺地铜皮和射频线之间有个距离,一般书上讲的都是3-5倍线宽,比如摩托罗拉的资深工程师李缉熙就是这样说的,但是一般我们中国人没那么多钱,浪费不起,所以经常只留1-1.5倍线宽的空间,其它都铺地了。
至于过孔的尺寸,原则是稍大一点的好,至少是8mil,当然12mil更好,10mil也用的很多。
不知对否?
仿真没有仿真过,微波没学好,这个是我做项目的时候学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7 09: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用polar做个试验,用共面波导模型和微带线模型分别计算线阻抗,当共面波导的线和地距离比较远的时候,就和微带线模型算出来的差不多了,打孔的目的是为了隔离来自地的杂散信号,类似于法拉第笼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6 15: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谢谢分享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4 16: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一篇文档,讲到这个问题
http://www.hittite.com/content/documents/layout_guidelines_for_mmic_components.pdf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4 12: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希望高人指导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3 20: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带两边铺地对微带阻抗是有影响的,如果需要铺地要进行仿真确定所需阻抗的微带宽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11: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 leonhart0330说法,再者,PCB 的走线不一定是50 ohm,有时候根据匹配器件PIN而决定的,参考供应商提供设计指南很关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11-17 10:01 , Processed in 0.05684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