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3|回复: 0

沟通是管理的本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9 14: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企业内部使用人才不必相互挖墙角,倘若一个工场的工人来到不到半年时间就能去营销公司,我不知道,营销主管看中他的是什么?超常的语言表达能力,公关能力?还是专业技术能力?生产部刚刚使用或培养的流水线工人就这样被撬走了。他能改变些什么呢?难道仅凭条子顺、帅气漂亮而已。不要忘了,企业用人用的是素质和能力!再者,这样做法也不利于生产稳定员工的心,弄得大家朝三暮四,何谈一心为了工作呢。

生产部应积极与生产工人沟通,与营销公司主管沟通。摆清对于企业的利害关系。营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是随随便便招来就用的,需要一系列的市场训练来提高能力。倘若用他一表人才,这其实是这位领导的水准太单薄而已,应该强化这位领导的素养和专业的工作能力。


二、当工人对企业失去信心,产生误会,埋怨领导弊端的时候,这时候,领导不要害怕,不能茫然,必须稳下心来,积极与员工沟通,虚心向员工请教,或者向员工说明企业面临的困境。或者向员工说明企业必须加强的诸方面问题,多鼓励,千万不可怨言只留在肚子里,或者不敢向员工表白,这样企业会越来越糟,员工会越来越沮丧,容易失去信心。

当发现员工有误会,或信心不足的时候,也到了企业中层领导开始好好改革的时候,是工资?是福利?是培训不得力?是竞争不激烈?等等这些都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沟通不畅的原因:

(一)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缺失。对自己的工作没有长远规划,对工作问题治表不治本,所以时间一长突出的问题就出来了,员工消极情绪滋生。

(二)领导不能正确对待发生的问题。这是企业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关键因素。领导只有找出问题所在,真正地去剖析问题,分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三)领导是一门艺术、技术、能力。它是一门科学,反映领导的人格、品德、修养,是公平、诚实、正直的最大化体现,而不是一味地感情地去认识问题,感性地去解决问题,它是要求领导者必须人情味去理性地处理问题。这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

(四)完善于与部下。及员工进行多沟通多交流,不能因为下属及员工身份低、工资少,领导就居高临下,多给员工些机会、福利、培训,使之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管理企业,只要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是可以与海尔相比了。

(六)把流于形式的工作摒弃,完善工作内容才是最好的工作方法,把自查与督查结合起来。

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问题:不能平等相处,不能坐下来交流、沟通。一谈就手足无措了,一谈弱点就出来了,一谈其实问题就豁然开朗了,一谈就很快解决了。说到底,还是不谈。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6-4 00:03 , Processed in 0.04504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