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59|回复: 19

[讨论] 中国决定性的胜利:中国北斗卫星超欧洲直逼美国内幕曝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5 17: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太空评论网泰勒迪纳曼文章称,考虑到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及欧盟方面决策和预算编制效率的低下,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能会先于"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运行。而且,中国"北斗"的精度或许能够与美国GPS相媲美,而"伽利略"则很难达到这一水平。
联合国有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GNSS,简称卫星导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一个非正式机构,其目标,根据其中文版介绍,是"酌情促进与民用卫星定位、导航、正时和增值服务有关的共同关心问题及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和互通性问题等各方面的合作,同时增加利用这些系统支持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秘书处设在奥地利维也纳,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2006年的会议在维也纳,2007年在印度班加罗尔,2008年在美国加州Pasadena。

这个委员会在其目标之下,其实是一个大国玩家的俱乐部。美国的GPS,中国的北斗,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是当前的主要系统供应商。委员会中还有一些计划中的扩增系统供应商,包括

(1) 广域扩增系统WAAS(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目标是扩增GPS 在北美洲的能力;
(2) 俄罗斯差分校正和监测系统SDCM(System of Differential Correction and Monitoring),目的是确定GLONASS、GPS 和伽利略系统的修正信息(完整性数据、广域和局域校正数据)并向民用用户进行实时传输;
(3) 欧洲对地静止导航重叠服务EGNOS(European Geostationary Navigation Overlay Service):一个基于卫星的扩增系统,为欧洲的安全关键应用提供服务;
(4) 印度的开发GPS 辅助型对地静止轨道扩增导航系统GAGAN/IRNSS(GPS Aided Geo Augmented Navigation):IRNSS是印度的区域定位系统,GAGAN的目的是在印度区域示范利用天基扩增系统技术,该系统计划成为一个在本地区提供无缝导航功能的实用系统,它将可以与其他天基扩增系统互通互用;
(5) 日本的基于MTSAT(多功能运输卫星)卫星的扩增系统MSAS(The MTSAT (Multi-functional Transport Satellite) Satellit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该系统通过两个对地静止轨道卫星
(MTSAT-1R 和MTSAT-2)为日本空域内所有航空器提供导航服务;
(6) 日本推动的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亚洲和大洋洲区域系统,用来增强GPS。设计QZSS 的目的是保证在任何时间三颗卫星中至少有一颗接近日本上空的天顶;
(7) 尼日利亚的NIGCOMSAT-1 SBAS:尼日利亚因拥有尼日利亚通信卫星(NIGCOMSAT-1)而成为计划进入全球导航系统领域的第一个非洲国家。 北斗的全称是北斗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ystem),或者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新华社的英文通告中也介绍称Compass Navigation System。北斗是中国独立开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的北斗一代系统包括四颗卫星属于试验系统,只覆盖中国部分地区。正在开发中的北斗二代系统包括35颗卫星,将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的第一颗卫星发射于2000年10月。2003年9月,中国加入欧洲伽利略计划,预计投资2.3亿欧元。但是中国并没有停止北斗的开发,后续卫星一直在发射。2006年11月2日,中国宣布2008年内北斗将提供精度在10米以内的服务。到目前为止,北斗卫星的发射情况如下:

发射日期 发射火箭 卫星 轨道 备注
2000年10月31日 长征三号甲 北斗一号A 地球同步轨道东经140度 已不再使用
2000年11月21日 长征三号甲 北斗一号B 地球同步轨道东经80度 使用中
2003年5月25日 长征三号甲 北斗一号C 地球同步轨道东经110.5度 使用中
2007年2月3日 长征三号甲 北斗一号D 地球同步轨道东经86度 使用中
2007年4月14日 长征三号甲 北斗二号A 中地轨道21500公里 使用中



北斗一代使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PS,GLONASS和伽利略都使用中地轨道卫星)。这就意味着,北斗一代不需要那么多卫星,但是同时也降低了覆盖范围--其服务范围是东经70度到140度,北纬5度到55度的地区。北斗一代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1. 北斗一代终端发送信号。
2. 每颗地球同步卫星都接受到信号。
3. 每颗卫星把其接收到信号的准确时间回传给地面站。
4. 地面站计算北斗终端的经度和维度,并根据搜救地图(relief map)确定高度。
5. 地面站把北斗终端的三维位置发送给卫星。
6. 卫星把计算好的位置传输给终端。

此外,北斗一代终端也可以和地面站直接联系。

正在开发中的北斗二代系统是一个真正的全球系统。北斗二代包括35颗卫星,其中五颗是地球同步轨道,其余30颗是中地轨道卫星,能真正覆盖全球。对比GPS仅有24颗中地轨道卫星(没有地球同步卫星),可以看出北斗二代有相当程度的改进。北斗二代将提供两层服务:对中国民用的免费服务,和军事用途的特许服务。民用免费服务定位精度将达到10米,时钟同步精度达到50纳秒,测速精度达到0.2米/秒。军用特许服务将提供更高的精度,可用于通信,并可以向用户反馈全系统状况。
决定性的胜利
北斗二代包括35颗卫星,其中五颗是地球同步轨道,其余30颗是中地轨道卫星,能真正覆盖全球。

人民网2008年12月26日报道,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有关负责人披露,2009年前后我国将再发射12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上天,2010年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即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基本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到为全球服务。

这条消息是在去年年底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2008年会暨导航定位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专家论坛上披露的。到会讲话的有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这个看起来靠谱,不是某个民间团体的主席)。国家测绘局作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将完善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加快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建设。

2003年,我国自主建成了"北斗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等领域提供了服务(这个周边地区的概念很牛,中华文化圈?)。在今年四川大地震抢险救灾中,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在常规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为救灾部队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向指挥部实时传递最新灾情。该系统还在北京奥运气象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可能成为继蜂窝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IT经济新增长点。当然,这个IT新经济增长点应该加个定语,那就是"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卫星导航产业已经相当成熟,GPS多年前就开放民用,克林顿时代更减少了GPS民用信号的加扰使得民用精度达到米级。因此美欧的这个市场,从软件到地图到信息到硬件设备,都基本充分竞争而饱和,其辉煌程度也显然不能和移动、互联网相比。而纵观中国,民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民用卫星导航基本还是刚刚起步,许多领域如基础测绘、工程勘察、数字城市、数字区域建设以及资源调查、国土规划、交通运输、地震监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众多领域,还亟待应用这些系统。

话说回来,13亿人的市场,什么应用只要火了,都可能成为下一个killer application。 同样是这一次会议的报道,2007年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产值已达400亿元(这个数字其实很小,60亿美元而已),导航定位终端社会总持有量超过1000万个,与2000年相比增加10多倍;导航电子地图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285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覆盖公路里程总量达170多万公里,占全国公路里程的95%以上。看来电子信息数据库已经基本完善了,剩下的基础设施就是天空的卫星了,地面接收机以及增值软件开发将是北斗民用市场的希望所在。

北斗二代总共有35颗卫星,其中5颗地球同步,30颗中地轨道,而GPS,仅有24颗中地轨道卫星(没有地球同步卫星),可以看出北斗二代有相当程度的改进。2009年北斗星上天,2010年开始为中国和周边中华文化圈提供基本服务,再过一年开放信号给全球,那就真正标志着我国(Beidou)成为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和欧洲(Galileo)之后自主研制建立完整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笔者的联想有二:首先当然是大力欢呼鼓掌;其次,印度会不会也宣布2010年要建成他们的IRNSS系统,然后说大象还是不输给巨龙?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领域,中美俄欧四家显然是最大的玩家,基本上也是属于"庄家"级别的选手,都拥有全球定位的能力。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北斗系统在国际上的翻译一直是"Compass/BeiDou"。笔者一直认为,可以推动Beidou成为一个英文单词,让compass逐渐淡出翻译名。由于北斗二代的先进--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由27颗中轨(MEO)卫星和3颗倾斜同步(IGSO)卫星组成,其余三个玩家都很有压力,在开发扩增系统。

而印度和日本则明显实力不如这四家。日本因为在美国的羽翼之下,一直借助GPS来发展自己的区域定位。而印度吹了那么大牛皮,到头来还是需要GPS的支持来完成自己的区域定位系统。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家,当然背后的影子想必是中国。本文配图是2008年7月讨论的GNSS信号示意图。看看中国北斗和欧洲伽利略在多少处频段上重合?咱们花重金参与伽利略的开发,成果斐然啊。 其实,北斗之所以成功,中国反导能力的展现是北斗部署的基础。
美国在威胁击毁欧洲的伽利略后,中国在07年做给美国一个样子看(导弹打卫星),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胆敢击毁北斗,我就击毁美GPS,所以,至今再未见美国叫嚣击落别国的定位卫星。中国反对在外太空部署武器,不等于反对在地面部署反太空武器。你美国敢说GPS军民两用,我北斗也没有说就是吃素的,爱咋咋地!长征五号暂定的也是2015年,不过解放军的传统,一般都会提前的。 2015年象个大喷泉! 2015年应该如璀璨的烟火。照亮宇宙太空。 作者:荣耀刀口
发表于 2009-3-10 09: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很片面,北斗的弊端一个都没说到[em12]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2 22: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咋的,支持二号!!!!!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 13: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斗是双向通讯的,这是个致命的缺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xuexi xuexi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0: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z8848在2009-4-3 13:45:06的发言:
北斗是双向通讯的,这是个致命的缺点。

bd2可以实现无源定位, 但同时保留一代但通信功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0 11: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后比较振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0 04: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DirverDev在2009-3-10 9:24:08的发言:
楼主说的很片面,北斗的弊端一个都没说到[em12]


北斗2的重大弊端不多啊。。。其实挺不错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0 09: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z8848在2009-4-3 13:45:06的发言:
北斗是双向通讯的,这是个致命的缺点。

呵呵 北斗一是双向的  北斗二是单向的 现在发展的是北斗二代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 16: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你对北斗不是很了解,那是以前的事了,因为那时卫星小,要双向。现在早就改成单向了,卫星多了就不再需要双向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 18: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做北斗的兄弟门进展如何啊 应该发了三颗星了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11: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12: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那么牛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8 13: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 ⊙ o ⊙ )啊!!如果是真的就好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09: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帮傻冒,中国人民都活不下去了,还搞什么飞机,昏,完全是烧钱。[em06]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1 15: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烦闷中,沉思中......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19: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牛,不知是否真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22: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靠美国,而没有自己的技术,就相当于别人抓住你的睾丸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6 10: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北斗"的精度或许能够与美国GPS相媲美,而"伽利略"则很难达到这一水平。

欧洲人脑残啊,“伽利略”后出的,还很难达到GPS这一水平,那还搞个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23: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假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11-24 02:54 , Processed in 0.0482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