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4|回复: 0

官方暗示年初南方雪灾是美国的气象武器袭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9 18: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3/18/content_7812295.htm

美军一直在阿拉斯加进行电磁干预大气活动的试验  
2008年03月18日 09:51:24  来源:解放军报  
年初南方的冻雨、暴雪灾害发生后,国家虽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但依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笔者所在部队正处这场灾害中心地带。所见所闻,特别是应对措施的某些缺憾,就像是击中我们的软肋,使每个军人不得不深思:假如这场灾害不是自然的,而是对手刻意制造的“自然灾害”,我们的应对又会如何呢?

    古今中外,借自然之力成战争胜利之势的故事比比皆是。比如赤壁之战中的“借东风”。比如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恶劣天气既拖延了盟军的计划,也麻痹了德军的警惕。再比如俄罗斯的严寒气候,既是希特勒利用的工具,也成为德军战败的因素之一。战争史上更不乏人为制造灾害,导致战争局势改变的战例。比如一次大战中的毒气,二次大战中的原子弹,还有现代武器试验引发的海啸等等。

    关于“燃烧雨”的故事,大概可以较充分地说明自然灾害中的不自然因素,是多么容易制造。

    20世纪中期,美海军航空局为研制电子战装备,悄悄试验五羰铁产生雷达回波的效能。五羰铁在密闭的容器中是一种透明的液体,但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一接触,就立即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由氧化铁构成的云雾。1948年11月10日,美海军航空局派一架SB2C轰炸机,在切萨比克湾上空150米高度,以每小时240公里速度飞行,喷洒了60加仑(约227升)五羰铁。岸上有6部工作在200-9100兆赫的不同类型雷达,对飞机实施跟踪,以检验干扰效果。试验开始,“云雾”仅对700兆赫雷达产生了短暂的干扰。但参加试验的人员却看到了一系列从未见过的奇异景观:“五羰铁与大气一接触,便立即形成一股黑烟,在飞机后面燃烧起来,燃烧的火龙和烟雾在飞机后面扩展到200米-300米长。然后,火龙逐渐变成黑色,再变成黑红色,最后变成赭色彩云。”试验结果表明,五羰铁作为无源干扰器材是无用的,但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的武器,却是极为有效的。

    在试验的第二天,当地报纸以“燃烧雨”事件进行了报道。报道说,汽车的涂漆突然产生一块块爆裂,露天晾晒的女人长筒袜冒出一团团烟雾,房子失去颜色……人们对此提出强烈抗议。但官方发言人回答说,飞机没有投放任何可以产生这种结果的东西。马里兰州政府的调查结果通报说:“罪魁祸首是海岸上腐烂的臭崧。这种臭崧会散发出氧化硫,它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酸性的硫化烟雾,从而造成这种结果。”

    公正地说,“燃烧雨”确实是属于无意制造的“自然”灾害。但“燃烧雨”事件至少说明“自然灾害”是可以制造的。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旦发生战争,只要战局的需要,制造大面积、大规模、大损失的“自然灾害”,是不容置疑的。据报道,美军近年来仍一直在接近北极的阿拉斯加,进行电磁干预大气活动的试验。

    值得高度警惕的是,如何提高人们应对这种“非自然”的“自然灾害”的能力。因为就人的承受能力而言,严重自然灾害剥夺人的一切的伤害,其实是远胜于直面战火的:前者就像是面对一个恐怖的幽灵,后者则是个还可放手一搏的对手;前者往往令人因恐怖和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放弃抵抗;后者则更能激起人的拼死相争……

    由此联想到我们正在进行的军事斗争准备,应高度重视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训练。比如加强对气象、地理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警惕任何自然灾害中的“非自然”因素,随时准备迎击任何形式的战争行为。又比如,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哪怕对手以任何一种秘密武器突然发难;哪怕这种武器就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或部分国土上突然出现、猝不及防的“自然灾害”…… (解放军报 任瑞娟)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5-2-25 21:27 , Processed in 0.05026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