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6|回复: 2

[讨论] 任正非:华为“辞职事件”总导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5 13: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报道说,华为启动自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力资源调整计划,工作满8年的员工需提交辞职申请再竞争上岗,虽然他们可以获得相应补偿。
  此事一出,议论纷纷。有评论认为,这是为了规避劳动法规中关于终身合同的一个做法;而华为则辩解:“公司希望通过这次人力资源变革破除工号文化积习。”因为在华为工作8年以上的员工工号基本都在20000号内,未来这些代表资历、地位的原工号将取消并重新排序。
  就在上周,全国总工会表示“高度关注”这一事件,颇受压力的华为宣布,已经中止部分员工的辞职再竞岗。
  无论如何,华为总裁任正非都是这一事件中的关键人物,他意在:打破身份等级概念,继续培养更多华为的“狼”,而他,将依然是不用“001”号的“头狼”。
  任正非塑造“狼图腾”
  任正非军人出身,雷厉风行。他带领下的华为同样如此,只是,这家日益壮大的企业,却有一个听上去似乎有点奇怪的企业图腾:狼。
  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据说1997年一个会议上,任正非突然说起了让他很是称道的“狼”和“狈”的攻击组合,说这两种动物密切配合,不断能获得食物。
  熟悉任正非的华为前员工都说,任正非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一般讲完故事后都要采取措施。这次讲“狼狈为奸”的故事直接促成了华为“狼狈组织计划”的出炉。
  如今,那项计划已消散,但“狼性”却被作为华为精神延续下来。“狼性”,代表一种强烈扩张的欲望,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而这,实际上是任正非一贯遵从的策略。
  1988年,退伍军人任正非和他的6 个伙伴揣着2 万元把刚刚诞生的华为安置在深圳南山区一个不知名的小角落里。当时华为只是一个小小的代理商,在代理业务露出下滑迹象时,任正非毅然决定将赚取的钱投入该行业的自行研发,经过顽强的努力,之后的华为势不可挡,其中那顽强的狼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断颠覆,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不断猎取新的目标,成为华为成功的重要原因。
  如今,华为已经发展到6万多名员工,“老员工现在享受的是当年他为了企业发展而透支的青春。”曾有内部人士这样评价,于是,“华为在新老员工之间收入分配不公一直为外界诟病,也成为内部分裂的隐患。华为老员工看不起新员工,事实上影响了士气。”
  也许正是出于此,任正非和华为高层果断出手,老员工重新竞聘上岗,打乱代表资历的工号,之前拿着001号的任正非也会重新排序,大家又有何话说?
  看来,继续保持这个庞大企业的“狼性”,也许正是任正非的目的之一了。
  隐身幕后甘于平静
  说得这么热闹,可其实这些都是各方面的猜测和估计,因为任正非从来没有就此事说过什么,这和他以往的低调一模一样,“任正非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我至今没有机会采访他。”一位在通信行业滚打了十几年的行业媒体资深人士叹息,“我们年底评奖他从不来领奖。”
  至今,这位受国家领导人钦点多次出国访问的全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的总裁没有正式接受过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只有一次,某周刊记者与其在华为的餐厅“巧遇”,该记者不失时机地抛出几个精心准备的问题,算是勉强“填补了该项空白”,一时居然被业界引为“佳话”。
  而猜测纷纭中,华为一路过关斩将蜚声海内外也给任正非戴上层层神秘的面纱。
  “我们对待媒体的态度是希望全体员工都要低调,我们要做的,只是干好自己的工作。”在内部会议上,任正非多次这么言词坚定地表示。
  “我已习惯了我不得奖的平静生活,这也是我今天不争荣誉的心理素质培养。”在那篇2001年任正非亲笔所写的《我的父亲母亲》中,他袒露了自己淡泊名利的根由。
  任正非出身普通家庭,建筑学院毕业,从过军,他的技术成就曾获得全军技术成果一等奖,1978年他参加过全国科技大会,是年轻人中的技术尖子。1988年在深圳创建华为,之后势如破竹。这一切的背景是,他是从艰难的生活中走出来的。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任正非执掌下的华为几乎从来不主动宣传自己,哪怕遇到攻击的时候,也不“争辩”。
  “穿着发皱的衬衣,身上可能还有墨迹,一大清早就在深南大道上活动,外人绝对不会想到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华为总裁。”这是一位内部员工眼中的任正非。而任正非并不是一个内敛的人,熟知他的人说,任正非言谈直抒胸臆,为性情中人,他可以为最小的客户竭尽全力,但不会为好事的媒体费一点口舌。
用毛主席的兵法治商
  一名跟随任正非多年的老员工介绍,任正非很喜欢读《毛泽东选集》,一有闲工夫,他就琢磨毛主席的兵法怎样成为华为的战略。而此前,任正非在部队期间就是“学毛选标兵”。
  仔细研究华为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市场攻略、客户政策、竞争策略以及内部管理与运作,无不深深打上传统权谋智慧和“毛式”斗争哲学的烙印。其内部讲话和宣传资料,字里行间跳动着战争术语,极富煽动性,以至于有人说进入华为的人都被洗了脑。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华为初期“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运用。1992年,华为自主研发出交换机及设备,当时阿尔卡特、朗讯、北电等洋巨头把持着国内市场,任正非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迅速攻城略地,通讯设备价格也直线下降。1996年,华为开始在全球依法炮制,蚕食欧美电信商的市场。
  同样,华为还学了毛主席讲求上下沟通的观点,在公司内部还有例行的民主生活会,不变的主题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因此,在华为的老员工眼中,任正非的形象绝非冷酷。在华为每个人都有机会跟他面对面,哪怕是新员工。在感人至深的《我的父亲母亲》中,这位老总同样用娴熟、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他温情脉脉的一面。
  在华为,任正非是大家的偶像。华为的确涂染了任正非浓重的个人色彩。有人说,华为的成功一半要归功于任正非。而担心与怨言也由此产生:“老任的这种能力是否可以培养?他的继任者将怎样跨越这样的障碍?这样的文化能否在接班人手中发扬光大?”
  车到山前必有路,华为人相信。
  全球围剿思科堪称经典
  上世纪九十年代,与人民大学的教授一起规划《华为基本法》时,任正非就提出要把华为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公司,并开始跌跌撞撞地探路。事实证明了任正非战略家的眼光。1996年,第一次海外练兵——华为用3个月时间完成和记电信项目。
  在当时通讯业最火爆的时候,任正非还写下《华为的冬天》,这篇战略性的文章在业内投下了一枚炸弹。这也是IT界和管理界真正把任正非摆上突出位置的关键一环,很多公司甚至将其打印出来全体学习。
  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任正非开始大调整,以运动战来度过寒冬:在欧洲电信商的家门口,华为拿下了法国、德国、东欧的大批电信合同;在中亚,华为血战朗讯,扫荡了一个又一个“斯坦”国家的市场;现在,华为的销售大军已深入南美丛林和非洲大漠,一个接一个地攻占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惊呼,中国的华为正在改写全球电信业的生存规则。后来,华为甚至成功演出了大战思科的经典之作。
  这是华为国际化路途中不能不提的一场战役。任正非指挥的这场“围剿战”持续一年。在思科状告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时,任正非一边在美国调用当地最好的律师对阵,一边开始结盟思科在美国的死对手3COM公司,就在官司最关键时刻,华为宣布的这一消息使思科腹背受敌。华为思科案虽然最后和解,但任正非在这场跨国官司中的策略是中国其他任何公司都无法在海外部署的。
  “做事业,做有高度的事业”是任正非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华为本身成为最好的例证。
  总结华为18年来的快速发展,任正非这样说:“18年来,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有许多高级干部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24小时不能关手机,随时随地都在处理随时发生的问题。现在,更因为全球化后的时差问题,总是夜里开会。我们没有国际大公司积累了几十年的市场地位、人脉和品牌,没有什么可以依赖,只有比别人更多一点奋斗,只有在别人喝咖啡和休闲的时间努力工作,只有更虔诚对待客户,否则我们怎么能拿到订单?”
  任正非曾经说:“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有了这样的搏斗精神,谁又能抵挡任正非带领的群狼们呢?


无论这件事情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希望华为能一路好走!
发表于 2007-11-17 09: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留不住人,不值得大家思考其中的原因吗?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7 20: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2]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11-25 14:22 , Processed in 0.07968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