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tigerma

[讨论] mic的灵敏度和声音的大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1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楼上的观点有以下几点不同:
1、 在行业标准中,规定在1Pa的声压作用下,输出的电压是1V,相对应的dBV就是0;
可以用这样的公式表示:灵敏度=20Lg(电压);及输出电压取常用对数后,乘以20,我们定义为灵敏度;
2、MIC的灵敏度与测试距离有很重要的关系:从声音角度考虑,离声源越近,声压越大,灵敏度越大;你说的“,因为不管你其它怎么样,输入到MIC膜上的声压都要是1Pa”不存在这种情况啊,MIC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少输入到MIC的声压是1Pa啊;另外,MIC的工作范围是决定于MIC所用的场效应管啊,不是从1V~10V,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了。
3、 从我的观点1来看,灵敏度的公式,当输出电压越大,取对数后灵敏度越大,因为输出的电压数值是小于1V,所以算出灵敏度都是负值;
4、耳机方面用的MIC灵敏度,还是要根据耳机中电路的配合来决定的。
以上,是我从关于角度考虑的,呵呵,因为我是研发MIC的,希望给大家带来用处。[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3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1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兄弟,你虽然是做mic工作,但是你的很多概念有问题啊:
1.你的那个公式严格意义来讲是“灵敏度级”,不是“灵敏度”,如果这个都不知道请系统学习一下。
你要是讲到公式这里一定要注明的,正常情况下你用灵敏度代替“灵敏度级”是可行的,但是到了公式这里千万要分清。
2.mic的灵敏度和测试距离没有什么很重要的关系,但是频响曲线是有关系的(双向,单向例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每次不同距离测试的时候都是要重新校准的,我想你不会不校准调了距离就开始测吧,你可以看一下我上面的意思,“测试距离”不是听音距离。这点你可以去验证下,我是专业mic测试的。
3。有灵敏度输出大于1v的产品,这个你可以去调查一下。
[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3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1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討論的有點亂了, 我來稍微整理一下.
麥克風的感度為何是負的, 主要原因是因為對數轉換時造成的. dB的轉換公式是dB=20 log(x/x0), x代表物理量, x0代表參考物理量. 舉例來說, 假設物理量是電壓, 參考電壓是1V, 上述的公式就是 dB=20 log(v/1), 當電壓量小於1V時, 轉換出來dB的自然就是負數了.
順便說一下, dBSPL= 20 log(p/0.00002), dBPa=20 log(p/1), 所以dBSPL大部分是正值, dBPa就有正有負了.
如此也很容易解釋-35dBV/Pa 與-42dBV/Pa 哪一個電壓比較大(電壓大的敏感度自然比較好).
另外有關敏感度的說明是, 由單位上dBV/Pa可以看的出來, 敏感度是指多少聲壓量(Pa)轉換成多少電量(V, dBV是相同的, 不要被dB搞混了). 舉例而言, -42dBV/Pa (其實它相等於7.9mV/Pa, 有用過測試用的麥克風一定看過這個感度標示單位)表示1Pa的聲壓量可以產生7.9mV的電量, 2Pa可以產生15.8mV.
至於敏感度高或是低的麥克風哪一個比較好, 其實要看麥克風的設計.
1) 基本上大部分的麥克風敏感度都在-40~-44dBV/Pa.
2) 某些麥克風會到-22dBV/Pa, 但是這種麥克風只是-42dBV/Pa的麥克風增加了放大器在麥克風之內, 它的效果其實與-42dBV/Pa的麥克風效果一樣. 好處是你原本必須要增加chipset的PGA gain的部分由麥克風放大器幫忙. 雖然有好處但是比較貴, 我可以修改PGA gain, 才不會付錢給麥克風廠商.
3) 某些麥克風本身的設計就是-35dBV/Pa, 這種敏感度高的麥克風要去看它的S/N比, 如果它的S/N比與一般-42dBV/Pa的麥克風相當, 那它的好處只是不必要調過多的gain值, 如果S/N比更好, 哪它應該算是比較好的麥克風, 理論上會大賣...也許太貴了. 各位可以去比較測試用的麥克風(如B&K 4190/4191)以及手機上用的麥克風就很清楚了.
另外有關嘯音的背景雜訊的部分, 與麥克風的敏感度不相干. 反正都要經過gain的調整調到SLR=8+/-3dB, 頂多只是gain加減的問題.  考慮麥克風S/N, 考慮麥克風的結構設計, 考慮chipset軟體的調整才是解決之道.


上面那些-40dB比-30dB敏感度比較高的, 一定要1Pa的, 聲壓越大敏感度越大的, 量響應曲線不同距離要校正的(那是校正音源, 不是麥克風)發文魔人全部給我滾回去讀完書再來發文. 還敢自稱研究麥克風,專業麥克風測試的,笑死人了.  
=======================================================

不要以為隨便寫一些見解就可以賺錢, 要寫正確啊!!!
[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5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谢23楼的老兄,更是赞成你的观点,一定要写正确,模棱两可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了,呵呵~[em01]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0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2]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0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初接触手机用mic,有些基础性的问题向楼上各位达人请教,万分

小弟初接触手机用mic,有些基础性的问题向楼上各位达人请教,先行谢过:
1、一般手机用mic灵敏度在-40~-44dB(1KHZ,0dB=1V/Pa)以及定义0dB=1V/Pa是如何得出来的?为何设计成-40~-44dB?
2、手机用mic的标准测试条件为什么设计成:Vs=2.0V,RL=2.2K,能否借助如下电路图作一讲解?
4、根据下图mic的输出阻抗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5、频率响应如何定义,频率响应曲线反映了mic的哪些关键特性? 作为mic的使用者,从频率响应曲线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作为参考?



[upload=jpg]UploadFile/2007-9/07920@52RD_mic.jpg[/uploa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8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不过大家都在争论,  有没有高人总结一下观点, 期待中!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7 0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SPEAKER 1pa为94db,对于MIC 1pa应该为0db"
为什么SPEAKER 1pa为94db 如何计算?
为什么于MIC 1pa应该为0db 如何计算?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MIC的回音问题呢?一般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谢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是不要争执了……ok?
从19楼到23楼的兄弟姐妹常大姐……
就那么会事情,何必呢?
如果讲理论上的东西,大家都可以讲一大通……
但是真正使用情况请大家考虑下,楼主说的那个事情,你不要说耳机手机,不一样的环境不好比较,你就耳机也好手机也好,直接把一个灵敏度高(假定直接比较大小  -30〉-42)的mic和一个低的互换听声音就知道了……不管谁大谁小,你就知道那个放进去声音大了,那么就按照你自己的习惯把声音大的叫成高的好了。ok?
19楼和常工和23楼的大虾们,我觉得(大家可以批评我说的不好哦,我会虚心接受的),我们抛开理论来讲(毕竟太多不做mic的,说了他们也不理解,还看我们笑话),做好了一个mic,他(不用“它”了吧,太有感情了……呵呵)的本身的东西就固定了,就是他的固有属性就已经作为事实存在了。你用多远去测试、你用什么条件去测试、你后级增益如何,你得到的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但mic还是这个mic啊……mic没有错,错的是大家的标准不一样。用起来又是啸叫又是回音的,说句不太客气地话,99%都是因为设计不当,把不合适的mic用不合适的方法用在不合适的地方了。mic无罪。大家先把各自的标准理清楚了,再去讨论问题,可能会柳暗花明……
   呵呵……说得不好,加QQ群聊吧。全是mic行业的大哥……[em02][em02]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5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12楼的兄弟的回复不敢苟同,是不是打通音频链路要看audio codec内部的设置,你的分析缺乏理论根据啊。

对于14楼兄弟的问题:灵敏度只能从mic器件本身来决定,
而不能通过后端电路的调整来实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1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人不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5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真不错!!!
希望大家多多教导。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penghong_110在2007-4-7 11:06:00的发言:
其实楼主可能有一个问题没有弄清楚,
你说的-40db和别人说的-50dB值的关系.
供应商给的-40dB驻极体话筒测试条件是不是按国家标准测试的,在这个前提下再讨论我想更有说服力.
楼主说-35db的MIC,我觉得如果按国家标准来说的话,灵敏度太高,不适合用在手机上面,很容易啸叫.
一般MIC的灵敏度-70db的值是比较常见的,手机上面最多的是-50db,不能太高.
<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3 RD币</font></p>

-------》哪里哦~~~一般都要求-44db左右毫不好,啸叫这个问题一般在软件里有控制,不过这个又和失真有抵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4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35db的MIC,我觉得如果按国家标准来说的话,灵敏度太高,不适合用在手机上面,很容易啸叫.
一般MIC的灵敏度-70db的值是比较常见的,手机上面最多的是-50db,不能太高.

这个前后是不是有点矛盾啊????[em10]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读了各位高手的回复,有以下问题。

mic灵敏度的单位是不是dBV/pa?测试mic灵敏度是一定要用1pa的声音信号吗?换句话问,mic声电转换关系是不是正比的?是不是可以用非1pa的声音信号,然后在测试软件中用算法再换算成1pa对应的电压信号的幅度,然后再20logv1/1v,计算灵敏度。这样可以吗?

这样问是看到某些spec中要用-4.7dBpa的信号,然后再用HATS来测试。读了大家的回复感觉灵敏度应该是和mic到人工嘴的距离有关,这个问题也请高手继续讲解。

请各位继续赐教。多谢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9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nickwang在2007-4-6 16:22:00的发言:
對於speaker 94db 是聲壓單位,對於mic0db是電壓單位
有個疑惑;mic輸出的電壓是在它的負載上體現出來的,那mic的靈敏度是不是應該會隨著mic的負載而變化呢/

是的,不同的负载,MIC的灵敏度是不同的,一般负载增加一倍,灵敏度提高6DB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9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mic的灵敏度反应的就说从声音信号到电信号转换的一个效率问题
即灵敏度越高,则转化效率越高。
mic的灵敏度大小于于mic内部的驻极体电荷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则灵敏度越高。
同时于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和面积也有关。[br]<p align=right><font color=red>+3 RD币</font></p>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6-3 08:51 , Processed in 0.05062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