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NRPAE

[讨论] 基于高锋均比信号的高级doherty架构的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2 17: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3W确实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式,但是缺点在于成本较高,面积较大,
我比较关心的是

以下是引用sunwanderer在2010-10-28 23:39:27的发言:
后面的三路,好像是NXP的?
三路,就是一个鸡肋,看起来对于调制信号挺高,但由于功率管本身的缺陷(特别是有些LDMOS,GaN好一些),多路doherty的合路插损较大,不是很容易在现实中应用。

这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具体分析下和路差损大在哪里?还有本身的缺陷是什么意思?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1: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两路合成,成本更高,尺寸更大!而且doherty合成损耗多大,这是个不可轻视的问题!我也见过有做出来的,但是效果比较不好!

所以这是讨论3路的原因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17: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peak power要求超过1000W,最好使用两个两路doherty的合起来,见过这种设计的。
图示结构又是调栅压又是ET的,好复杂,感觉如果单纯为了做板子而做出一块这种板,花时间去调不是说不可以,但是做产品的话可行性真的太差。主要问题就是一致性和校正的难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13: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IEEE论文又这么样?难道就不能质疑?栅压自举我没接触过,刚才放狗搜了一把,貌似就是通过电容和二极管把电压抬上去,在怎么也就是个改变栅压的方法,我不管栅压通过什么方式变,升栅压,偏置电流提升,管子由C类向AB,B类转变,增益提高,效率降低,这是个基本规律,而且是经过doherty电路中验证过的。而且你说的自举电路如果用到电容的充放电的话,你考虑过没有,充放电的时间如何跟得上高峰均比的信号包络的变化?这也是在包络跟踪中一个难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0: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楼上提出的某些问题确实需要实践去证明。但是既然这个出自IEEE论文,我想作者没必要去在一些小地方搞假!

至于“peak栅压必须跟着调上去,那电路整体的效率必然往下降”这句话,我不敢苟同!为什么呢?你去好好想想吧。 不知楼上是否知道珊压自举的现象?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01: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了下增益曲线,貌似不是ET,作者栅极电压控制的方式正好和ET相反,也就是说作者发现增益掉的太厉害了,人为的去调栅压,这就带来个问题,要把增益调上去,peak栅压必须跟着调上去,那电路整体的效率必然往下降,但图上却是涨得。嘿嘿,这里面肯定有名堂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00: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楼主这种分享精神赞楼主一个先,对楼主贴的3路doherty还是有些话要说的:首先,这个电路一看就是学院派的作品,可复制性相当的差,你看看那些螺丝,都贴在微带线边缘了,不客气的说,那些螺丝多拧一圈可能电路的性能都要变,还有那些offset线阵列,排的之近,不怕耦合吗?而且调试offset线的长度是相当敏感的,这个layout里的offset线可动的地方太少,(虽然它也有)能用这个电路把doherty调出来,我只能说该篇文章的作者运气太好了。(亦或者动了什么歪脑筋)。相比楼主贴的另一个NXP的图就靠谱多了。还有一个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个电路的Gain曲线,竟然在peak device工作时增益陡降5,6个点,这要什么DPD才能校准的过来哦。同时试问这个PA的饱和功率点算P几dB呢?虽然加了ET貌似好了很多,但是ET加进去,DPD能教过来吗?我对ET了解不多,但持怀疑态度,因为系统越复杂,影响DPD的因素越多,DPD应该就越南校。其他神马成本尺寸的问题就不分析了,很多兄弟都讲过了.由于通篇文章没看过,所以不好下最终结论,不过从楼主的描述来看,初步印象是这个电路比较水。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18: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我们更关注的是高峰均比,高峰值功率情况下的应用。在6db回退的时候,几种方式差别不明显。但是峰均比大于8db,甚至12db,peakpower甚至要求1000W,两路就不好办了,至少要两个300W的管子。而管子越大,Rf性能会下降。3路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当然你也可以选折50伏的器件。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0 14: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听过NXP的工程师介绍这种专利的三路Doherty,个人感觉设计上比较有新意,但实际项目的应用上意义并不大。首先现在的功放绝大多数工作在系统中都是要求一定功率输出的,回退量固定。所以6dB/9dB/12dB回退处取得三个最大效率点其实没有必要。只要能抓住输出功率处的效率就可以了,所以两路Doherty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往往两路Doherty都比三路Doherty校准容易,其实这个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4: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是下面这种结构吗?两个 * pushpull的管子做的doherty的合成。峰值功率接近900W,8dB回退效率48%。NXP BLF6G10L-260PRN, 920-960Mhz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11-4/20114291413326697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3: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NRPAE在2011-4-22 11:27:09的发言:
两个两路合成,成本更高,尺寸更大!而且doherty合成损耗多大,这是个不可轻视的问题!我也见过有做出来的,但是效果比较不好!

所以这是讨论3路的原因了。



这边已经有两个两路合成的产品在市面上,相对于做的替代方案而言成本和尺寸基本上可以持平的。doherty合成比单管一般降1-1.5左右的增益因为管子小增益相对也可以做到高一些。不过多两个3dB桥感觉挺不爽,又不得不用。反正这个方案不能一棍子打死,有些情况下还是很可取的。[em12]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3: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发现,占座~边上同事正在调3-way,对照着研究下~[em14]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9 00: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科研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3-way Doherty已经广泛应用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7 23: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keithwoo在2011-4-21 1:09:26的发言:
再看了下增益曲线,貌似不是ET,作者栅极电压控制的方式正好和ET相反,也就是说作者发现增益掉的太厉害了,人为的去调栅压,这就带来个问题,要把增益调上去,peak栅压必须跟着调上去,那电路整体的效率必然往下降,但图上却是涨得。嘿嘿,这里面肯定有名堂啊。


这篇文章的作者对比两个条件的下的增益,应该只是想强调 with GA 模式下的好处。

如果真是做一个三路Doherty (without GA),有些方法会规避这个问题 增益掉的问题。
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 FSL也用过的 (在MRF8S21120H + MRF8S21230H Doherty中) 你懂的 ...[em01]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7 23: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keithwoo在2011-4-21 0:55:14的发言:
就楼主这种分享精神赞楼主一个先,对楼主贴的3路doherty还是有些话要说的:首先,这个电路一看就是学院派的作品,可复制性相当的差,你看看那些螺丝,都贴在微带线边缘了,不客气的说,那些螺丝多拧一圈可能电路的性能都要变,还有那些offset线阵列,排的之近,不怕耦合吗?而且调试offset线的长度是相当敏感的,这个layout里的offset线可动的地方太少[/COLOR],(虽然它也有)能用这个电路把doherty调出来,我只能说该篇文章的作者运气太好了。(亦或者动了什么歪脑筋)。相比楼主贴的另一个NXP的图就靠谱多了。还有一个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个电路的Gain曲线,竟然在peak device工作时增益陡降5,6个点,这要什么DPD才能校准的过来哦。同时试问这个PA的饱和功率点算P几dB呢?虽然加了ET貌似好了很多,但是ET加进去,DPD能教过来吗?我对ET了解不多,但持怀疑态度,因为系统越复杂,影响DPD的因素越多,DPD应该就越南校。其他神马成本尺寸的问题就不分析了,很多兄弟都讲过了.由于通篇文章没看过,所以不好下最终结论,不过从楼主的描述来看,初步印象是这个电路比较水。


那些螺丝多拧一圈可能电路的性能都要变,还有那些offset线阵列,排的之近,不怕耦合吗?而且调试offset线的长度是相当敏感的,这个layout里的offset线可动的地方太少[/COLOR]

很中肯, 年轻人应该学习....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7 23: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keithwoo在2011-4-21 13:39:31的发言:
IEEE论文又这么样?难道就不能质疑?栅压自举我没接触过,刚才放狗搜了一把,貌似就是通过电容和二极管把电压抬上去,在怎么也就是个改变栅压的方法,我不管栅压通过什么方式变,升栅压,偏置电流提升,管子由C类向AB,B类转变,增益提高,效率降低,这是个基本规律,而且是经过doherty电路中验证过的。而且你说的自举电路如果用到电容的充放电的话,你考虑过没有,充放电的时间如何跟得上高峰均比的信号包络的变化?这也是在包络跟踪中一个难点。


以前调试Doherty的时候,
如果是FSL第六代的器件,
   当输出功率大到Peak路开始工作的时候, 这个时候用万用表去测量Peak路的偏置电压,你会发现它比你设置的偏置电压高。
   输出功率越大,量得的偏置电压越高。
如果是FSL第八代的器件,
    这个现象不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静电保护电路的电路形式不同造成的。第八代的采用双向的静电保护电路。
其实个人感觉,静电防护的能力差不多。 唯一的好处是,你可以将其偏置到0V以下。

我觉得老的单向静电保护电路的形式更好,就是因为有这种自偏置效果在里面。
  1. 它不影响在6dB以上回退输出条件下的效率。 因为自偏置效应还很小,或没有。
  2. 当大功率输出的话,这样Peak路,有点从C类往AB类靠近的意思,这样有可能提高PeakPower。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7 12: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嗯 94这种  还尝试过用这种结构做2.6G的但没用前面的三个电桥直接低阻抗匹配,结果是样机还可以,批量惨不忍睹。。就乖乖用电桥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5 01: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2 08: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2]LZ用的是什么软件仿出来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1 17: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论很详细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2RD我爱研发网 ( 沪ICP备2022007804号-2 )

GMT+8, 2024-11-17 05:32 , Processed in 0.04954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