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7-17 23: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qgp1983在2009-7-16 20:25:09的发言:
目的:测试接收机本振端口混入微弱的发射信号,在接收机中频输出端的输出。从本振端口混入的
微弱的发射信号通过混频器泄露到混频器的射频输出口,然后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在中频输出端
将会有假信号输出。
过程:把Ku波段的-50dBm的发射信号和+10dBm的本振信号,两者频率相差几十MHz,经过合路器
加到接收机本振端口, 接收机射频输入口加50欧姆匹配负载。用频谱仪测试中频输出端中频信号的
幅度。
结果:当发射信号的功率升高到-10dBm时,频谱仪才能看到中频信号,幅度大概为-100dBm。也
就是抑制了大概90dB左右。
分析:本振支路对发射信号和本振信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混频器和后面的中放一块总的来说对
中频信号也是放大作用。现在对发射信号起抑制作用的只有混频器本身的射频端口和本振端口隔离度了,
而这个隔离度一般也远小于90dB。不知道为什么在中频输出端的中频信号会那么小?请有经验的大侠
分析一下。谢谢!混频器为镜频抑制混频器,前面为低噪放
以上两位兄弟以及楼主都很有水平!
看不到你电路图,以下基于我猜的你的链路结构和相关S parameter,纯粹是凑数, 但是你其实是可以找几个点测量的,那样就得到实际数据了。
会有两部分原因产生中频功率(我假设两部分原因产生中频的权重一样,各产生-103dBm中频, 实际上要看实际器件特性并且实测,但两部分贡献应该都是存在的):
1) 就是倍频后发射信号从LO 到 RF泄漏一部分, 然后这部分被LNA 反射回来一部分再与LO混频产生.
当ku发射信号的功率为-10dBm,通过倍频器,滤波器,衰减器,放大器后到达真正mixer的本振端口的功率,因为比较大的我猜的-35dB倍频损耗(小功率输入让倍频器工作于准线性区域,所以倍频损耗大,而10dBm的LO 可能就只有几个dB倍频损耗)可能只有-10(输入功率)-35(倍频损耗)-5(我猜滤波器,衰减器)+10(我猜放大器)=-40dBm, 双平衡混频器LO to RF 泄漏比较好我猜为-60dB, LNA 在你射频端口匹配到50ohm 的S22为-13 dB, 这样回到mixer射频端口的发射信号的功率变为-40-60-13=-113dBm, 你的mixer 的conversion loss 我猜-10dB, 后面中频放大20dB, 这样中频端口输出就为-103dBm.
2)就是倍频后发射信号在LO端口就直接与LO信号混频或者说交调(怎么说都没关系)产生中频,然后通过LO to IF 耦合过去,-40dBm 和本振混频(因为LO端口的非线性器件仍然会产生交调产物)产生-93dBm中频(猜的),LO to IF 隔离度是-30dB,后面中频放大20dB, 这样中频端口输出也为-103dBm.
以上两部分一加,中频输出-100dBm. |
|